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是中国重要的陶瓷研究机构,其底款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陶瓷工艺和艺术风格。以下将详细介绍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底款及其演变。
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底款的历史背景
创立与发展
- 创立初期: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最初名为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后更名为景德镇陶瓷研究所。
- 发展阶段:研究所在20世纪50至7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景德镇陶瓷雕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底款的出现与演变
- 早期底款:建国初期,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底款包括“江西建国瓷业公司出品”、“景市建国瓷厂出品”等。
- 合作化时期:底款特点为圆印章式,有的加有瓷厂数字序号,如“合作社”款和序号瓷厂款。
- 大跃进时期:底款基本沿用合作化后期流行的款式,文字排列一般为自左至右。
- 三年困难时期:停用序号厂款,改用各厂厂名款,如“景兴瓷厂”、“红旗瓷厂”等。
- 恢复时期:底款有“印花龙珠阁款”、“印花灯笼款”等,主要用于外销瓷器。
- 文革时期:底款基本上沿用“中国景德镇”系列,部分瓷厂新设计出“景德镇制”篆书方款。
- 过渡时期:继续沿用文革时期底款样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底款种类与特点
常见底款
- 合作社款:如“江西鹰潭混合生产合作社出品”。
- 序号瓷厂款:如“第一瓷厂出品”、“第二瓷厂出品”等。
- 外销瓷器款:一般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两行印章款。
- 印花龙珠阁款:底款为红色龙珠阁图案,背景为淡石绿色。
- 篆书款:均为“中国景德镇制”六字篆书款分2行3列自右至左排列成正方形。
艺术风格
- 合作化时期:底款设计较为简单,主要用于标识瓷器的生产单位。
- 大跃进时期:底款设计较为粗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氛围。
- 恢复时期:底款设计较为精致,主要用于外销瓷器,体现了当时的国际化和艺术化趋势。
底款的鉴别与收藏价值
鉴别方法
- 款识内容:通过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料色等方面特征进行鉴别。
- 瓷器特征:结合器型、胎釉、彩以及带有时代特点的纹饰来综合分析。
收藏价值
- 历史价值:不同时期的底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 艺术价值:底款设计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 经济价值:一些稀有底款的瓷器在收藏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底款不仅是瓷器身份的重要标识,也是研究中国陶瓷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了解不同时期的底款及其演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