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将从就业服务、人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劳动关系等方面详细介绍东营市的相关政策和成就。
就业服务
稳岗就业政策
东营市推出了援企稳岗“政策套餐”,包括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和扩岗补助等,旨在支持企业降本增效、稳岗发展。这些政策已减征失业保险费1.37亿元,返还稳岗补贴5766.48万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154.6万元,为78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13.55万元。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促进了高质量充分就业,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困难群体的支持,显示了政府在稳就业方面的积极作为。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东营市积极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通过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站、共富工坊、就业人才线上服务平台等,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2024年,全市共打造20家“安营乐业”社区,建成335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帮助4235名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种网格化的服务体系不仅提高了就业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还极大地便利了居民和企业,特别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人才政策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东营市通过实施“匠心东营”行动,构建了全方位培养体系,提升技能人才素质。2022年底,全市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人数突破34万人,高技能人才超11万人。还实施了“金蓝领”项目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累计培训高技能人才4000余人。
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支持,东营市成功打造了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人才引进与培养
东营市通过举办“黄河国际人才周”等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再创新高。同时,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引进大学生3万名以上,并为海外留学人员提供创新创业扶持政策。
通过多种形式的引才活动和政策支持,东营市成功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提升了城市的人才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会保障政策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东营市调整了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缴费档次调整为7档,最低350元,最高可达8000元,鼓励多缴长缴,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提高待遇水平。首次允许参保人年度内进行二次差额缴费,政府按最终个人缴费档次对应的补贴标准给予补贴。
通过调整养老保险政策,东营市提高了居民的保障水平,特别是对于缴费困难群体,政府通过代缴和补贴等措施,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现了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
失业保险和技能提升补贴
东营市实施了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技能政策,为3.49万名企业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384.25万元。同时,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8772.98万元,发放城乡公岗补贴30481.3万元。
通过提供失业保险和技能提升补贴,东营市有效支持了企业职工提升技能,稳定了就业岗位,减少了失业风险,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
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东营市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活动,制定《东营市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企业创建的重点内容,完善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创建的工作机制,探索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和谐构建。
通过系统化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活动,东营市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劳动关系矛盾,提升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劳动环境。
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察
东营市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协商机制建设,开展金牌调解组织和调解品牌工作室创建工作,推广应用裁审衔接协同办公平台,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通过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察,东营市有效提高了劳动争议处理的效率和公正性,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市场的稳定。
东营市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成功促进了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了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了社会保障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东营市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