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常用的诊疗规范及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
-
发布时间 :1994年2月26日,2016年和2022年分别进行了修订。
-
内容 :该条例旨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
- 《医疗机构诊疗规范》 :
- 内容 :包括诊疗规范、诊疗指南、诊疗方案、诊疗原则、诊疗要点等,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引。
- 《民法典》第1221条 :
- 内容 :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制度》 :
-
实施时间 :2024年3月1日起在宝鸡市实施。
-
内容 :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 医疗用水卫生要求 :
- 标准 :包括微生物指标、部分理化指标以及使用时的相关卫生要求,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 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 :
-
血液净化室 :如YY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
-
内镜诊疗中心 :如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
口腔科用水标准 :应符合GB57479的规定。
- 医疗纠纷中的诊疗规范 :
- 内容 :包括误诊、漏诊、治疗方案不当、手术操作失误、用药错误、未进行必要检查、违反告知义务、病历记录不规范、违反消毒隔离规范、不遵循临床路径或指南等行为。
- 近视矫正技术操作规范 :
-
发布机构 :国家卫生健康委
-
内容 :包括《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操作规范(2024年版)》《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规范(2024年版)》《角膜塑形镜验配技术操作规范(2024年版)》。
这些规范和法规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引和法律依据,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