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无法保障
关于外带药品的知情同意书,综合医疗机构的规范要求及患者权益保护,需注意以下核心内容:
一、医疗机构的基本原则与风险提示
-
药品质量无法完全确认
医务人员无法通过肉眼判断患者自带药品的真伪、来源合法性、储存条件及质量合格性,使用后可能出现假药、变质或失效风险。
-
潜在风险
包括过敏反应、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二、使用条件与限制
-
严格审批流程
需持有上级医院开具的正规治疗单,并办理相关手续。
-
禁止特定药品外带
医疗机构通常不执行输液类抗生素的外带。
-
责任划分
若使用外带药品出现不良反应,责任由患者承担,医院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患者义务与注意事项
-
遵守用药说明
按《药品说明书》或医嘱正确存储药品,确保有效期。
-
主动告知义务
若药品来源可疑(如非正规渠道购买),需主动告知医务人员。
-
观察与反馈
治疗后至少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再离开医院,并及时与医生沟通用药反应。
四、法律与伦理考量
-
医疗机构需在知情同意书中明确告知患者权利,包括对用药建议的查证权和二次意见权。
-
若因药品质量问题引发医疗纠纷,患者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药品存在缺陷。
特别说明 :不同医疗机构的具体规定可能有所差异,建议患者提前与接诊机构沟通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