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规费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中确实有所调整,但并没有完全取消。以下是对这一变化的详细解读。
规费取消的具体内容
规费项目的整合与归属
- 取消独立规费项: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取消了原独立列项的“规费”项目,将原工程排污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分别纳入人工费、企业管理费或其他费用。
- 费用拆分原则:社保与公积金:生产工人部分计入人工费单价,管理人员部分计入企业管理费。工程排污费:调整为环境保护税,企业依法缴纳(依据《环境保护税法》及财税〔2018〕4号)。
计价依据与费用划分调整
- 重构综合单价:人工费单价包含原工人社保与公积金;企业管理费覆盖管理人员相关费用。细化间接费分类(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原规费内容归入“企业管理费”或通过动态费率机制体现。
- 政策背景:规费的取消是为了简化计价流程和税费改革,推行市场化定价机制,强化企业在定价中的自主权。
规费取消后的影响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 人工费和管理费的变化:原规费中的生产工人社保和公积金等部分计入人工费,使人工费包含了更全面的劳动相关成本。企业管理人员的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计入管理费,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管理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 合同与招投标管理:招标文件需明确费用划分规则,避免结算纠纷。已签订合同的项目可按原规费模式执行,新项目需全面适用调整后规则。
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
- 企业成本管控:企业需重新核算成本,将原规费支出纳入人工成本或管理费用科目,调整财务核算体系。
- 行业适应性:行业参与各方需提高专业化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积累实操经验,适应新的计价标准。
应对措施
招标文件与合同管理
- 招标文件修订:删除原“规费”章节,明确费用分配方式,新增条款说明政策变化的影响。
- 合同条款调整:已签订合同的项目需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取消后的处理方式;新签合同需在专用条款中约定人工费、企业管理费的组成范围,避免争议。
企业内部管理与培训
- 成本核算重构:将原规费支出纳入人工成本或管理费用科目,调整财务核算体系。
- 员工权益保障:确保企业仍依法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避免用工风险。
- 政策跟踪与培训:关注住建部、人社部等部门的政策动态,及时调整计价模式,对造价、财务、合同管理人员开展新政策培训。
2024年规费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中并未完全取消,而是进行了整合和归属调整。这一变化对工程造价、企业成本管理和行业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通过更新计价依据、调整合同条款和加强内部管理来应对这些变化,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