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执法实践,钓鱼被渔政查获的处理方式主要依据违法情节轻重进行裁量,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一、行政处罚
-
情节轻微
- 没收渔获物及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 常见情形:非禁渔期/禁渔区违规垂钓、使用合规钓具但未办理许可证等。
-
情节严重
- 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如有);
- 常见情形:在禁渔期/禁渔区垂钓、使用禁用渔具(如锚鱼工具、电鱼设备等)。
-
情节特别严重
- 可没收渔船(适用于使用渔船捕捞的情况),并依法加重处罚。
二、刑事处罚
若符合以下情形,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 违法行为:在禁渔区/禁渔期使用禁用工具(如电鱼、毒鱼、炸鱼)或禁用方法捕捞,且破坏渔业资源情节严重;
- 量刑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
其他关联犯罪
- 若伴随破坏养殖设施、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等行为,可能构成盗窃、破坏财物等罪名。
三、执法趋势
近年渔政部门通过常态化巡查、无人机监测、群众举报等方式强化监管,尤其在禁渔区/禁渔期实行“零容忍”政策。建议垂钓者提前了解当地渔业管理政策,避免因疏忽引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