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杀猪进刀方法需结合解剖学原理和操作技巧,具体操作要点及流程如下:
一、进刀部位选择
-
颈部正中线(中式传统法)
- 定位:位于猪颈部第一对肋骨水平线下3.5-4.5厘米处,咽部下方偏右0.3-0.5厘米。
- 作用:此处分布前腔静脉、颈动脉等大血管,可快速放血并减少猪的痛苦。
-
第三、四肋骨软骨连接处(俄式改良法)
- 定位:在胸骨前缘第三和第四肋骨之间下刀,需先通过木锤或斧背击晕猪。
- 作用:此方法通过切断心脏附近血管加速死亡,更注重减少动物应激。
二、进刀角度与深度
-
刀锋角度
- 刀尖向上倾斜15-20°,斜向插入,确保穿透皮肤后直达第三肋骨附近血管。
- 中式手法需略微左偏刀尖,以切断前腔静脉分支。
-
刀口尺寸
- 刀口长度控制在4-5厘米,深度约17厘米,确保切断主要血管。
- 刺入后需回刀搅拌扩大创口,促进血液快速流出。
三、操作流程与技巧
-
固定猪体
- 由4-5人协作,通过绳索捆住四肢,将猪按压于板凳或平板上,确保头部稳定。
-
快速刺入与放血
- 一手固定猪前脚,另一手持刀精准刺入目标部位,拔刀后立即用盆接血。
- 放血时保持猪腿呈八字形张开,减少挣扎。
-
后续处理
- 血液放尽后,需烫毛刮净并开膛分割,避免内脏破损污染肉质。
四、注意事项
- 人道化操作:优先采用击晕法减少痛苦,尤其适用于规模化屠宰场。
- 工具准备:刀具需锋利且带放血槽,确保一刀毙命并提高效率。
- 卫生安全:放血后及时清洗猪体,避免血液残留影响肉质。
通过上述方法,可兼顾屠宰效率、肉质保障及动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