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生病时的注射部位需根据药物特性、鸡的日龄及操作安全性综合选择,具体分为以下常用位置及注意事项:
一、常用注射部位
-
颈部皮下
- 位置:颈部侧面,距离头部2-3厘米处,食指与拇指捏起皮肤后水平进针。
- 适用情况:雏鸡、刺激性药物(如油乳剂疫苗或长效药物),避免药物直接刺激肌肉。
- 优点:吸收稳定,操作安全,避免误伤内脏。
-
胸部肌肉
- 位置:胸部上1/3处,胸骨旁2-3厘米,针头与胸肌呈30°斜角刺入。
- 适用情况:大剂量药物或需快速吸收的治疗性注射。
- 优点:肌肉厚实,血管丰富,吸收快。
-
腿部外侧肌肉
- 位置:腿部后侧上1/3处,避开内侧血管和神经,针头向背部方向30°斜刺。
- 适用情况:需多次注射或腿部活动影响较小的治疗。
- 注意:避免垂直注射或误伤关节,可能导致瘫痪。
-
翅根肌肉
- 位置:翅膀根部内侧肌肉,平行骨骼方向进针。
- 适用情况:小剂量药物或雏鸡注射,操作便捷。
二、操作注意事项
-
针头选择
- 雏鸡用7号细针头,成年鸡根据药物黏稠度选择针头粗细,避免药液外渗或感染。
-
注射角度
- 胸部注射需倾斜30-45°,防止刺穿胸腔或肝脏;腿部注射避免垂直进针。
-
消毒与卫生
- 注射器需彻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针头每注射100只鸡更换一次。
-
药物管理
- 刺激性药物优先选择皮下注射;油性药物需提前回温至室温,减少应激。
-
应激控制
- 抓鸡时动作轻柔,避免骨折或过度应激;注射时间宜选下午或喂食后1小时。
三、禁忌部位
- 腿部内侧:血管和神经密集,易导致瘫痪或出血。
- 垂直胸部注射:可能刺入胸腔或肝脏,引发死亡。
- 嗉囊或气管:仅特殊情况下使用(如特定疫苗),需专业人员操作。
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和规范操作是确保疗效和鸡只安全的关键。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药物说明书及兽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