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哪个更合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以下是两者的一些主要区别:
参保对象
- 职工医保:主要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在职人员,以及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等灵活就业人员。
- 居民医保:主要面向没有工作单位的城市居民,包括 18 岁以下儿童、没有缴纳职工医保的人群、老年居民、在校大学生等。
缴费方式与金额
- 职工医保:按月缴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筹资缴纳,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 8%缴纳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的 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以最低基数为例,单位和个人每月缴费金额在几百元不等。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保,以上年度全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 60%为缴费基数,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职工医保累计缴费年限男满 30 年、女满 25 年,且实际缴费年限满 10 年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可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 居民医保:按年度缴费。2023 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 380 元,财政补助不低于 640 元。不累计缴费年限,交一年享受一年医保报销待遇,不缴费就不能享受。
报销比例与范围
- 职工医保:报销比例通常高于居民医保。如北京在职职工在三级医院,从起付标准到 3 万元的费用,报销 85%;3 万元到 4 万元的费用,报销 90%;超过 4 万元到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的费用,报销 95%。在同一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退休职工医保参保人的报销比例>在职职工医保参保人的报销比例>居民医保参保人的报销比例。职工医保可选定点医院更多,能报销的药品、诊疗项目等范围也较广。
- 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如湖南参保居民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报销比例不低于 80%;县级医疗机构不低于 70%;市级医疗机构不低于 60%;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不低于 50%。报销范围与职工医保类似,但在一些药品和诊疗项目的覆盖上可能稍逊一筹。
个人账户
- 职工医保:在职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 2%,单位缴纳部分不再计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全部计入统筹基金。退休人员个人账户按原有规定定额划入,70 岁(不含)以下按照 100 元 / 月划入,70 岁以上按照 110 元 / 月划入。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等,还可由家庭成员共济使用。
- 居民医保:一般不设立个人账户,个别地区可能有家庭账户或门诊统筹等类似形式,但资金规模和使用范围相对较小。
如果是有稳定工作单位的人员,单位会承担大部分缴费,参加职工医保通常是更合算的选择,其报销比例高、保障范围广,且退休后满足一定缴费年限可享受免缴待遇。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或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居民医保缴费压力小,能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也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一些收入不稳定、难以承担职工医保较高缴费的人群,居民医保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了疾病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