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前旗的名称是察右前旗。以下是关于察右前旗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与旅游资源等。
乌兰察布前旗的名称
名称由来
- 察右前旗:察右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中南部,版图呈“U”形环绕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集宁区),总面积2440平方公里,辖5镇4乡。东接兴和县,南邻丰镇市,西靠卓资县,北连察哈尔右翼后旗。
- 历史沿革:察右前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当时这里属于察哈尔八旗的一部分。1949年,建立了新的正黄旗,1954年,以正黄旗为基础,新组成并定名为察哈尔右翼前旗。
名称含义
- 地理位置:察右前旗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内蒙古中部的交通枢纽,东距北京320公里,西至呼和浩特138公里,南临大同90公里,北达二连浩特口岸330公里。
- 交通便利性:境内形成“8条公路+5条铁路”的交通网络,高速、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完善,乌兰察布高铁站位于黄旗海镇。
乌兰察布前旗的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察右前旗的地理坐标范围为北纬40°41′~41°13′、东经112°48′~113°40′。
交通网络
境内形成“8条公路+5条铁路”的交通网络,高速、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完善,乌兰察布高铁站位于黄旗海镇。
乌兰察布前旗的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
- 八旗制度:清天聪年间,太宗皇太极将归附的蒙古部落仿效满洲“八旗制”,编为察哈尔八旗。康熙十四年(1617年),又编为察哈尔左、右翼四旗。
- 正黄旗:1949年,建立了新的正黄旗,旗政府设在八苏木的印上(现巴音塔拉乡驻地)。1954年,以正黄旗为基础,新组成并定名为察哈尔右翼前旗。
现代发展
- 行政区划调整:1958年与现土贵乌拉乡、呼和乌素合为一个“胜天”公社,1964年分立土贵乌拉镇。现为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地名来历:土贵乌拉镇:“土贵乌拉”系蒙古语,意为“旗子山”,是根据镇北的土贵山而得名。
乌兰察布前旗的文化与旅游资源
历史人文资源
- 集宁路古城遗址:元代古城遗址,位于巴音塔拉乡土城子村,现存城墙、市肆遗址及大量房址、墓葬等遗迹,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庙子沟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房址、窖穴、墓葬等,出土陶器、石器等文物,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大土城古城遗址:推测为金代古城,现存城墙、马面等遗迹,东北城墙保存较完整。
自然景观
- 黄旗海湿地:丰富的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玫瑰营磨子山:自然景观独特,吸引了众多游客。
美食文化
- 莜面制品:包括炒傀儡、莜面鱼鱼、莜面洞洞等,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健康粗粮。
- 涮锅子(涮羊肉):选用察哈尔草原无污染绵羊肉,肉质鲜嫩无膻味。
- 塔布喜(奶食拼盘):蒙古族待客的奶食品组合,包含炒米、黄油、奶豆腐、红糖及奶制糕点。
乌兰察布前旗,即察右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名称来源于清朝时期的八旗制度,现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区。察右前旗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还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