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器械有效期需根据器械危险级别、包装材料及使用场景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按危险级别分类
-
高度危险器械(如拔牙钳、手术刀、牙科车针等)
- 灭菌后应立即使用,最长不超过4小时。
- 若采用特定包装(如带侧孔的铝盒+纸塑袋),灭菌后可保存180天,但拆封后仍需在4小时内使用。
-
中/低度危险器械(如检查器械、非侵入性工具)
- 消毒或灭菌后置于清洁容器内保存,有效期不超过7天。
- 未包装的器械建议缩短保存时间,部分场景需在2天内使用。
二、包装材料影响
- 一次性纸塑袋/医用无纺布:灭菌后有效期可达180天,但拆封后需立即使用或重新灭菌。
- 纺织材料/牙科器械盒:有效期通常为7天。
- 一次性纸袋:灭菌后有效期30天。
三、特殊器械有效期
- 牙科综合治疗机(牙椅):属于二类医疗器械,标注有效期通常为5年,超期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并面临处罚。
- 灭菌后的独立器械包:需标注灭菌日期及失效时间(如“2024-11-6, 8:00AM-12:00AM”),严格执行启封时限。
四、注意事项
- 过期处理:超期器械需重新消毒灭菌,否则可能引发交叉感染或违规处罚。
- 标注规范:器械包需清晰标注灭菌日期、失效时间及操作人员信息。
以上规则需结合具体器械类型、使用频率及监管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