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名词解释主要围绕其固位方式、设计原理以及功能目的进行。以下是对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名词的解释:
-
固位方式
- 直接固位体:是防止义齿向脱位的主要固位部件,按固位形式不同可分为冠外固位体和冠内固位体。冠外固位体包括卡环型固位体、套筒冠固位体以及冠外附着体等;冠内固位体主要为冠内附着体,如栓体栓道形式。
- 间接固位体:用于辅助直接固位体固位,主要起增强义齿稳定的作用,防止义齿发生翘起、摆动、旋转及下沉。常用的间接固位体有合支托、指端支托、连续卡环(连续杆)等。
-
设计原理
- 可摘局部义齿通过各种固位装置,利用天然牙、基托下组织来取得固位。例如,卡环臂需进入基牙的倒凹区来实现固位,而观测线的设计则帮助确定卡环的类型和位置。
- 固位体的设计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固位力大小与放置位置有关,且与支承线密切相关。同时,固位体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避免对口腔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
功能目的
- 固位作用:确保义齿在口腔内保持稳定的位置,不松动或移位。
- 稳定作用:使义齿在行使功能时保持平衡稳定,减少因翘动、摆动或旋转对基牙及周围组织的损伤。
- 支持作用:将咀嚼压力均匀地传递到基牙和牙槽嵴上,减轻基牙的负担,防止基牙过度受力而受损。
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名词解释涉及固位方式、设计原理及功能目的等多个方面。这些固位装置和技术共同确保了义齿在口腔内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