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延时服务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具体背景如下:
-
政策起源
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课后服务需坚持家长、学生自愿原则,旨在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学生作业负担重等问题。
-
实施时间
该政策文件发布后,各地学校逐步启动实施。例如:
-
2020年 :全国中小学校开始推广课后延时服务,部分地区如某市在2021年秋季全面展开。
-
2021年 :课后延时服务从农村学校试点开始,2022年秋季扩大至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形成“5+2”模式(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
-
2023年 :春季学期开始试点免费课后延时服务,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
-
发展现状
截至2025年,课后延时服务已覆盖全国,但存在服务内容单一(如作业辅导为主)、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已出现取消呼声。
综上,课后延时服务始于2017年,但全面推广和规范实施主要在2020年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