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治疗胃病的经典处方以"理中汤"、"半夏泻心汤"和"小建中汤"最具代表性,这些方剂通过调和脾胃、温中散寒、消痞止呕等作用,至今仍是中医临床治疗胃脘痛、痞满、反酸等胃部疾患的效验方。
1. 理中汤
针对脾胃虚寒型胃病,表现为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呕吐清水等。方中人参补益脾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效。
2. 半夏泻心汤
主治寒热错杂型胃痞,症见胃脘胀满、呕恶、肠鸣下利。以半夏和胃降逆,黄芩、黄连清热,干姜温中,人参、大枣、甘草补虚,体现"辛开苦降"的配伍智慧,尤适合现代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 小建中汤
适用于中焦虚劳所致的慢性胃痛,伴消瘦、心悸。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饴糖甘缓补虚,生姜、大枣助脾胃生化,全方重在"建中"(补益中焦),对胃溃疡反复发作有调理作用。
提示:上述方剂需辨证使用,如理中汤忌实热证,半夏泻心汤需根据寒热比例调整黄芩/干姜用量。建议在医师指导下配伍加减,配合饮食调养(如忌生冷、定时进餐)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