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 先秦时期 ,当时这里是百越之地的一部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河池被纳入桂林郡和黔中郡的管辖范围,开始了与中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在 汉代 ,河池市的大部分地域属郁林郡,今天峨、南丹、环江3县属牂牁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郁林郡辖域内建立定周县,这是河池市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
隋唐时期 ,河池市部分属郁林郡,部分属始安郡。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这里逐渐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通道。
宋朝 时期,河池迎来了建制上的重要变革,设立了“庆远府”,这是河池建制为“府”的开始,标志着河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崛起。
元朝 时期,河池设庆远南丹溪洞军民安抚司,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明朝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改称庆远府。
清代 亦称庆远府,辖河池、东兰2个州,宜山、天河、思恩3个县,凤山、那地、南丹3个土州,忻城1个土县,永定长官司、永顺正长官司、永顺副长官司3个长官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到六十年代初期,河池分别隶属柳州、百色、南宁三个专区。1965年8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池专区,统辖从广西的柳州、百色、南宁三个地区划出的10个县,专区驻地河池县金城江镇。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域由都安、巴马和南宁地区马山县的部分乡镇组成。
河池市还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如韦拔群、刘斯华、游耀华等。
民国 元年(公元1912年),河池州复称河池县,1983年10月8日撤河池县设河池市。
综上所述,广西河池市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