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 ,扼守在霍拉山与库鲁克山夹峙的陡峭峡谷出口,处于南北疆分界线和古丝绸之路中道咽喉,被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
铁门关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西汉时期,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班超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登铁门关曾赋诗一首,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了铁门关的险峻。前凉杨宣部将张植进屯铁门关,击败焉耆王龙熙于遮留谷。
铁门关是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唐时期,铁门关也是拱卫龟兹的东大门。张骞两度出使西域,都经过了这里。西汉侍郎郑吉曾在铁门关迎接一万二千骑兵过关,五万多汉军将士在铁门关以南的广阔原野上会师。后来,汉明帝派遣大将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使西域重新回到汉统治之下。之后,东汉的大将军班超曾驻守铁门关30年。唐朝名僧玄奘西天取经曾在铁门关停留讲经。
铁门关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从晋代起,这里就设立了关口,因其地处险要,故名铁门关。1935年,再建成土木结构的两层楼。1989年再次重建成仿古砖木门楼,门额上书写“丝路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