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拥有众多优秀的导师,涵盖多个学院和研究领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导师名单及其相关信息。
北京科技大学导师名单概览
经济管理学院
- 魏钧教授:发表著作和国际期刊代表性论文。
教务处
- 本科生“十佳导师”:包括第二十三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
- 优秀导师:2022-2023学年本科生“优秀导师”名单。
信息学院
- 硕士生导师名单:列出了导师的名单,但具体信息未提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谢建新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先进制备加工技术。
- 赵志毅教授:研究领域为材料加工。
- 黄继华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粉末材料。
- 李明华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磁性薄膜材料及相关元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微纳加工。
- 边新孝副教授:研究领域未详细提及,但属于机械工程学院。
部分学院导师介绍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钟日晨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青年项目),获多项荣誉和奖项。
- 孙浩副教授:连续多年获优秀全程导师,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和斩获科技竞赛。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 焦克新教授: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发表大量SCI/EI检索论文。
- 张建良教授:冶金工业安全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王永金副教授:主编规划教材,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 杨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和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发表多篇SCI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
- 李淳副教授:全国工业设计基础标准化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
自动化学院
- 张朝晖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先进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刘红敏教授: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大量权威期刊论文。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王卫苹教授:主要从事脑认知机理和认知衰老规律的研究。
导师研究方向和成果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郑众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薄膜光电子器件和薄膜光伏电池。
- 陈飞武教授:研究方向包括量子化学和液体表面吸附理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 金家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商务智能、管理评价等。
导师联系方式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郑众教授:邮箱:zhongzheng@ustb.edu.cn,办公电话:13810962167。
机械工程学院
- 李淳副教授:邮箱:liuchun@ustb.edu.cn,办公电话:6891497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谢建新教授:邮箱:jxxie@ustb.edu.cn,办公电话:68914979。
北京科技大学拥有一支庞大的导师队伍,涵盖多个学院和研究领域。这些导师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指导。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访问北京科技大学官方网站或相关学院的页面进行查询。
北京科技大学有哪些知名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知名学府,汇聚了众多优秀的教授。以下是一些在各个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教授: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钟日晨:教授、副院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青年项目),在地质学领域有突出贡献。
- 孙浩:副教授,专注于矿岩颗粒材料计算力学和岩石力学的研究。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 焦克新:钢铁冶金系主任,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
- 陈难先: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王永金:副教授,专注于先进钢铁材料的研究,获多项教学和科研奖项。
- 杨教授:教授,专注于有机和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00多篇。
机械工程学院
- 李淳:副教授,工业设计系副主任,获多项设计奖项,指导学生设计竞赛获奖100余项。
- 康翌婷:副教授,指导学生考研和科研,深受学生喜爱。
自动化学院
- 张朝晖:院长、教授,专注于先进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的研究。
- 张天尧:副教授,指导学生科研项目,帮助学生解决科研难题。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周芳:教授,帮助学生考研和就业,提供面试指导和心理支持。
数理学院
- 刘林:教授,指导学生博士考试,提供学术和心理支持。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刘晓璐:教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提供细致的学术指导。
经济管理学院
- 邓立治:教授,专注于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高等工程师学院
- 刘艳:教授,关心学生成长,组织各类学术和社交活动。
其他知名教授
- 傅杰:已故的中国著名冶金专家,曾在北科大任教,贡献卓越。
- 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专注于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的研究。
- 胡正寰:中国工程院院士,专注于零件轧制成形的研究。
- 蔡美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专注于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的研究。
- 魏寿昆:中国科学院院士,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北科大的创始人之一。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有哪些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招生专业:
学术型硕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机械工程
- 冶金工程
- 矿业工程
- 土木工程
- 安全工程
- 地质学
- 流体力学
- 工程力学
- 车辆工程
- 采矿工程
- 矿物加工工程
- 矿物学
- 岩土工程
- 结构工程
- 生物化工工程
- 环境工程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科学技术史
专业型硕士
-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 车辆工程(专业学位)
- 设计学(专业学位)
- 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
- 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 工商管理(专业学位)
- 会计(专业学位)
-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 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
-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 体育教学
- 运动训练
- 储能化学与物理
- 物流工程与管理(在职研究生)
- 工业工程与管理(在职研究生)
- 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
- 材料工程(在职研究生)
- 冶金工程(在职研究生)
- 矿业工程(在职研究生)
北京科技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以下是对其就业前景的具体分析:
就业率
- 整体就业率:北京科技大学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届毕业生的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04%,较2022届略有增长。
- 深造率:学校保研比例高达32%,本科生整体深造率超过60%,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业行业分布
- 主要就业领域: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钢铁冶金、公共服务机构、高等教育、电子设备等热门领域。超过六成的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这一比例高达62.07%。
- 主要就业单位: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华为、百度、中国移动、联想、京东、中国四大银行、航天科技等知名企业。
薪资水平
- 平均薪资: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北京科技大学排名第53名,平均月薪上万。材料类专业平均薪资17.5万/年,计算机类专业平均薪资18.3万/年,自动化专业平均薪资16.8万/年。
就业竞争力
- 高质量就业单位:2023届毕业生中,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高校、国家机关和科研院所等高质量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占就业人数的60.95%。
- 就业地区分布:东部地区凭借其经济活力吸引大量毕业生,同时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也不甘落后,纷纷凭借国家建设政策吸纳不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