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是一个人口多元化的城市,吸引了来自广东省内外各地的人们。了解珠海人的来源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珠海的客家人分布
客家人迁入历史
- 明清时期:客家人大规模迁入珠海地区,主要来自梅州、河源、韶关、清远、惠州、揭阳等地,以及江西、广西、福建部分地区。
- 客家村落:珠海有98个客家村落,本地客家人口约36万,占珠海人口的四分之一。
主要客家村落
- 斗门区:斗门区的客家人最多,有些村落98%以上村民都是客家人。
- 香洲区:如夏美、里外神前、华子石、东坑村等地也有大量客家人聚集。
客家文化
- 咸茶:斗门区的客家咸茶是当地的特色文化,已有上百年历史,被列入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竹板山歌和艾粄:这些都是斗门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他地区的珠海人
广东其他地区
- 珠江三角洲:许多珠海人的祖籍来自新会、台山、中山、珠海、斗门等地。
- 潮汕地区:潮汕人吴泽桐曾任珠海市长,显示了潮汕地区对珠海人口的影响。
外省人口
- 福建、江西、广西、海南:珠海也有一些来自这些省份的人口。
- 湖南、湖北:这些省份的人口在珠海也有一定的比例。
珠海市的人口结构
人口数量
- 常住人口:截至2023年,珠海市常住人口约为247.72万人。
- 流动人口: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珠海的流动人口会显著增加,达到约160-200万人。
年龄结构
- 年轻人口:珠海的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74.12%,显示出这座城市具有较强的年轻化和活力。
- 老年人口:尽管珠海整体人口结构偏年轻,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0%,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性别比
珠海的性别比为114.87,男性略多于女性。
珠海是一个人口多元化的城市,客家人占据了重要比例,主要来自广东省内的梅州、河源等地。此外,珠海也吸引了来自福建、江西、广西、海南等省份的人口。珠海市的人口结构较为年轻,但老年人口比例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珠海的人口构成反映了其作为移民城市和旅游城市的特性。
珠海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和活动?
珠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样的文化活动。以下是一些珠海著名的景点和活动:
著名景点
-
珠海歌剧院(日月贝):
- 位于野狸岛上,是中国唯一建在海岛上的歌剧院,以其独特的贝壳造型和美丽的海景著称。
-
情侣路:
- 沿海滨而建,长约28公里,是珠海的城市名片,适合漫步、骑行和欣赏海景。
-
珠海渔女:
- 位于香炉湾畔,是珠海的标志性雕像,象征着珠海的开拓精神和美好寓意。
-
圆明新园:
- 仿照北京圆明园建造,融合了古典皇家建筑、江南园林和西洋建筑,是珠海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
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
- 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动物表演和刺激的游乐设施,适合家庭游客。
-
外伶仃岛:
- 海水清澈见底,沙滩细腻柔软,是度假和海上活动的理想之地。
-
东澳岛:
- 有“广东小塞班”之称,沙滩洁白,海水湛蓝,适合潜水和沙滩露营。
-
桂山岛:
- 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拥有美丽的海景和独特的蓝白建筑,适合欣赏日落和体验海岛生活。
丰富活动
-
珠港澳美食嘉年华:
- 在珠海市体育中心东广场举行,汇集了珠港澳三地的美食,是品尝美食的好去处。
-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烟花秀:
- 每晚在长隆海洋王国举行的烟花秀,是游客不容错过的精彩活动。
-
情侣路夜景灯光秀:
- 晚上在情侣路欣赏美丽的夜景灯光秀,感受珠海的城市魅力。
-
珠海渔女广场音乐会:
- 在珠海渔女广场举行的音乐会,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
斗门大集暨迎国庆音乐美食节:
- 在斗门体育公园广场举行的集市和音乐美食节,融合了美食、音乐和文化活动。
珠海的气候怎么样?
珠海的气候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气温
- 年平均气温:22.5℃,气温年际变化在21.6℃至23.3℃之间。
- 季节变化: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月平均气温15.0℃;3月至5月为春季,气温逐步回暖;6月至8月为夏季,月平均气温28.5℃;9月至11月为秋季,天气凉爽宜人。
降雨
- 年平均降雨量:2061.9毫米,雨量充沛。
- 雨季和旱季:4月至9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较少。
- 主要降雨类型:春季多雷雨,夏季受热带气旋影响,常有暴雨。
湿度
- 年平均相对湿度:80%,空气较为湿润。
- 季节变化:初春时节湿度较大,有时可达100%。
风向和风速
- 盛行风向: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
- 风速:年平均风速为3.0米/秒,阵风大于40米/秒的情况较少。
灾害性天气
- 台风:年平均4次左右,主要集中在6月至10月,严重影响珠海市的台风平均每年1次。
- 暴雨:年平均5次左右,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
- 寒潮:个别年份冬季受寒潮影响,可能出现低温天气。
珠海有哪些特色美食和小吃?
珠海作为广东省的地级市,以其丰富的海鲜资源和独特的岭南风味美食而闻名。以下是一些珠海的特色美食和小吃:
特色美食
-
横琴蚝:
- 珠海的代表性海鲜,以肉质肥美、口感细腻著称,常以炭烤、蒜蓉蒸等方式呈现。
-
斗门重壳蟹:
- 蟹中珍品,肉质鲜嫩且蛋白质丰富,是滋补佳品,港澳地区亦闻名。
-
铜盆黄沙蚬:
- 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产自斗门莲洲的野生贝类,蚬壳金黄,搭配青椒、蒜蓉清蒸,鲜味十足。
-
伶仃三宝:
- 包括狗爪螺、将军帽、海胆,均为万山海岛特产。狗爪螺形似狗爪,肉质鲜甜;将军帽韧如鲍鱼;海胆则以蒸蛋、捞饭等做法凸显其金黄肥美的胆黄。
-
特色蒸海鲈:
- 斗门白蕉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鲜嫩,蒸制后保留原汁原味。
-
家乡焖莲藕:
- 以松化无渣的莲藕为主角,焖制后粉糯香甜,富含营养。
-
唐家泥煨鸡:
- 传统制法,用泥土包裹烤制,皮脆肉嫩,香气浓郁。
-
南屏脆肉鲩:
- 鱼肉脆爽,多用于火锅或清蒸,口感独特。
特色小吃
-
斗门艾饼:
- 传统糯米制小吃,软糯香甜,常加入艾草增添清香。
-
珠仔饼:
- 以糯米粉和芋头为原料,有红糖、花生等多种口味,是珠海传统点心。
-
虾米糍:
- 斗门区的非物质文化美食,已有几百年历史,口感清爽,Q弹鲜香。
-
唐家湾茶果:
- 流行于珠海唐家湾民间的糕点美食,已有几百年历史,常见于农家的茶果品类有栾樨饼、五指揸、萝卜糕、叶仔、糖环等达40多种。
-
大赤坎叉烧:
- 斗门传统美食,传承岭南叉烧风味而又独创酱料配方及加工工艺,肉质软嫩多汁,色泽鲜明。
-
横山鸭扎包:
- 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民间传统美食,与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并称为莲洲“四大美食”。
-
镬边糍:
- 珠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农村居民家喻户晓的午间小食,有咸甜两种。
-
糍水:
- 糍水又名濑糍水,是珠海斗门的传统小食,尤其到了每年冬至和过年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这款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