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倪健教授是中药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是对倪健教授在学术成就、教学贡献、科研方向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学术成就
获奖与荣誉
- 多项荣誉:倪健教授获得了“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教学成果: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了“一个氛围、两个习惯、两种方法”的五育并举教学模式,获得了北京市及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
主要研究方向
-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倪健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中药制备与体内过程、中药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 科研成就:他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教学贡献
课程与教学
- 课程设置:倪健教授主讲中药药剂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等课程,其主持的中药药剂学和中药制药学教学团队分别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
- 教学模式:他构建了“一个氛围、两个习惯、两种方法”的五育并举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注和坚韧的治学素养。
学生培养
- 博士后与研究生培养:倪健教授已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26名,硕士81名,培养的学生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有出色表现。
- 教育理念:他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受学生喜爱和敬佩。
科研方向
科研项目
- 国家级课题:倪健教授主持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 横向课题:他还承担了多项横向课题,与企业合作开展中药新药研发。
科研成就
- 创新药物研究:他的研究团队在中药抗黑色素瘤靶向纳米制剂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
- 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团队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纳米靶向递送系统,探索中药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社会影响
专家委员会成员
- 药典委员会委员:倪健教授担任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
- 行业专家:他还担任多个国家和地方药品审评专家,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提供重要建议。
公共卫生贡献
- 疫情应对:在新冠疫情期间,倪健教授作为“新冠肺炎药物特别审批专家”,全程追踪“三方三药”的研究应用,为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精准发挥作用做出了贡献。
- 学术领导:他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等机构担任重要职务,积极推动中药制剂和现代化研究的发展。
倪健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的杰出学者,他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研究成果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在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贡献也广受认可。倪健教授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体现了他在中药学领域的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倪健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
北京中医药大学倪健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探索和研究中药的新剂型及其制备新技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
-
中药新剂型与体内过程:研究中药新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揭示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为优化剂型设计提供依据。
-
中药质量评价: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成分分析、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倪健教授还涉及中药新药研发、中药制药工艺优化等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倪健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倪健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 讲座与分享:2024年10月16日,倪健教授在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举办的“新医大讲堂”上,分享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理解。他详细阐述了中医药的定义、药品注册类别、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研发模式等关键内容,并深入解读了中医药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中药新药研究:倪教授介绍了中药新药审批情况,包括药物研究的内容、中药新药注册申请流程以及中药新药批准情况等。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让师生们对中药新药审批的复杂性和严谨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药学研究与策略
- 研究策略:倪健教授分享了研究策略-药学的相关内容,深入解析了中成药及中成药功效成分群解码研究体系,探讨了药物递送理念与剂型设计、标准控制模式及设计控制模式等前沿话题。
- 学术影响力: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健教授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力,也为中医药的实际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北京中医药大学倪健教授有哪些著名的学术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倪健教授在中药学领域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论文:
-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的静宁方入脑、入肠及粪便成分分析
- 该论文采用先进的质谱技术,分析了静宁方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情况,揭示了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 通讯作者:倪健,董晓旭;第一作者:胡盼祥。
- 发表期刊:《中南药学》。
-
葫芦素B诱导细胞铁死亡抑制乳腺癌4T1细胞增殖作用及机制
- 该研究探讨了葫芦素B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通讯作者:倪健,董晓旭;第一作者:阮意丹。
- 发表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An Iron-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platform for Enhanced Ferroptosis and Oridonin Delivery as a Comprehensive Antitumor Strategy
- 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多功能铁基MOFs纳米平台,用于增强铁死亡和冬凌草甲素的递送,实现协同抗肿瘤治疗。
- 通讯作者:倪健,尹兴斌;第一作者:蔡梦如。
- 发表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
Antitumor Effect of Photodynamic Therapy/Sonodynamic Therapy/Sono-Photodynamic Therapy of Chlorin e6 and Other Applications
- 该论文综述了二氢卟吩e6在肿瘤光动力治疗、声动力治疗及光声联合治疗中的应用,探讨了其作为高效光/声敏剂的潜力。
- 通讯作者:倪健,尹兴斌;第一作者:廖诗朗。
- 发表期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