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降低感染风险,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尤其未定期免疫的犬只),并根据伤口深度判断是否需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缝合处理。
1. 紧急伤口处理
•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持续15分钟,避免病毒通过神经快速扩散。
• 轻微出血可轻挤伤口周围促进污血排出,但大血管损伤需压迫止血后就医。
2. 感染风险控制
•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裸露伤口保持开放状态,避免包扎厌氧菌感染。
• 深伤口、面部咬伤或免疫缺陷者,医生可能建议预防性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3. 狂犬病暴露评估
• 家养犬若接种过疫苗且健康无异常,可观察10日(需兽医确认),期间人仍需接种疫苗。
• 流浪犬、未免疫犬或出现异常行为(流涎、攻击性),按三级暴露处理(疫苗+免疫球蛋白)。
4. 医疗跟进事项
• 疫苗接种通常为5针(第0、3、7、14、28天),错过时间需重新计算疗程。
• 缝合仅适用于影响功能的深伤口,且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阻隔病毒。
5. 后续预防措施
• 检查犬只疫苗记录,补打狂犬疫苗并隔离观察10天。
• 避免挑衅宠物,教育儿童勿直视犬眼或打扰进食睡眠等敏感行为。
即使宠物温顺,咬伤后也需按规范处置——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早期干预是关键。记录犬只行为变化,必要时联系疾控中心进行专业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