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抓咬后,若出现皮肤破损、出血或接触黏膜的情况,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人类暴露后仍需按规范处理伤口并评估风险,因为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以下是具体需接种疫苗的5种情况:
-
皮肤破损或出血
无论伤口大小,只要狗的抓咬导致表皮破损或渗血,病毒可能通过体液传播。需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尽快接种疫苗。 -
接触黏膜或开放性伤口
若狗的唾液接触到眼睛、口腔等黏膜,或舔舐未愈合的伤口,即使无抓咬行为也需接种。黏膜对病毒吸收效率极高。 -
宠物未接种或免疫史不明
家养犬若未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或无法确认其接种记录(如流浪后领养),暴露后需按最高风险处理。 -
宠物出现异常行为
狗在抓咬人后10天内出现狂躁、流涎、畏光等疑似狂犬病症状,暴露者需立即补种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 -
高风险暴露场景
被狗抓咬头面部、手指等神经密集部位,或深度贯穿伤,因病毒侵入中枢神经速度快,需24小时内接种并优先处理。
特别提示: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被咬后同样适用上述原则,延迟接种的风险远大于疫苗副作用。即使事后确认宠物健康,也不可中断已启动的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