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伤后可能感染多种疾病,其中最危险的是致死率近100%的狂犬病,此外还包括钩端螺旋体病、犬布氏杆菌病等细菌感染,以及伤口化脓、过敏反应等局部问题。 及时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是关键预防措施。
-
狂犬病: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会出现恐水、怕风、痉挛等症状,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即使宠物犬接种过疫苗,被咬后仍需第一时间就医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
细菌感染:狗口腔中的巴斯德菌、破伤风梭菌等可能引发伤口红肿化脓,严重时导致败血症或骨髓炎。深部伤口感染风险更高,需注射破伤风疫苗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
人畜共患病:
- 钩端螺旋体病:接触犬尿液污染的环境后,可能出现发热、黄疸甚至肺出血;
- 犬布氏杆菌病:通过唾液传播,引发关节痛,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流产;
- 犬弓蛔虫病:误食虫卵后幼虫移行至内脏,造成咳嗽、肝肿大等症状。
-
过敏与局部损伤:部分人对狗唾液过敏,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犬齿可能造成肌肉或骨骼损伤,需通过清创缝合处理。
若被咬伤,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15分钟,避免包扎伤口,并尽快就医评估。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或伤口较浅,也建议完成狂犬疫苗接种程序,同时观察10日内犬只健康状况。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更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