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了一下没破皮但发红,需根据暴露等级判断是否接种狂犬病疫苗。 若皮肤仅发红无破损(II级暴露),需立即清洗消毒并接种狂犬病疫苗;若酒精擦拭有疼痛感或狗健康状况不明,建议按III级暴露处理,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关键点: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未破皮也应就医评估,不可侥幸。
-
伤口分级与处理原则
根据国际标准,无破皮但发红属于II级暴露,需彻底清洗(肥皂水+流动水冲洗15分钟)并接种疫苗;若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破损(酒精擦拭疼痛),则升级为III级暴露,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家养宠物若已接种疫苗且健康,风险较低,但流浪犬或不明来源犬咬伤需按最高风险处理。 -
疫苗选择与接种程序
狂犬病疫苗可采用“5针法”(0、3、7、14、28天各1剂)或“2-1-1”程序(首日2剂,第7、21天各1剂)。接种越早越好,首针需在48小时内完成。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无禁忌,疫苗安全性已获验证。 -
风险因素与额外措施
若咬人犬10日内死亡或出现狂犬病症状,必须全程接种疫苗并密切观察。伤口红肿加重、发热等症状提示感染可能,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同时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若5年内未加强)。 -
预防与后续观察
避免抓挠伤口,保持干燥;接种期间忌饮酒、剧烈运动。即使完成全程接种,若再次暴露需根据时间间隔补种(如3年内暴露需加强2剂)。
总结:皮肤发红即提示潜在风险,务必就医规范处置。狂犬病预防无小事,及时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手段。日常应远离陌生犬只,确保宠物定期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