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了但没有伤口,首先要确认皮肤是否完整,彻底清洁接触部位,观察狗狗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即使没有破皮,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细微损伤侵入,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
立即清洗接触部位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反复冲洗被咬处至少15分钟,降低病毒残留风险。若接触部位为眼睛、口腔等黏膜,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持续冲洗。 -
检查皮肤实际状况
在光线充足处仔细查看皮肤是否有划痕、红肿或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破损。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接触部位,若有刺痛感则可能存在隐性伤口。 -
了解狗狗的健康信息
尽量确认咬人的土狗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近期是否有异常行为(如流涎、畏光等)。若狗狗10日内死亡或失踪,需立即就医。 -
评估暴露风险等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完整皮肤接触狂犬动物分泌物属于“Ⅱ级暴露”,需接种疫苗;若存在不确定的皮肤损伤则按“Ⅲ级暴露”处理,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
及时就医咨询
即使自我检查无异常,仍建议24小时内到疾控中心或医院评估。医生会根据接触方式、地域疫情(如是否狂犬病高发区)给出专业建议。
注意: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有效手段。切勿因“没流血”而延误处理,尤其当狗狗来源不明时,务必优先保障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