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关键点包括:狂犬病致死率极高达100%,伤口冲洗消毒是首要步骤,疫苗接种需在24小时内启动,出血性伤口需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
一、伤口处理优先级
- 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配合肥皂水交替清洗,去除动物唾液和污染物。若伤口较深,可使用医用注射器加压冲洗内部组织。
- 碘伏或75%酒精消毒后保持伤口开放,避免包扎封闭导致厌氧环境滋生细菌。
二、疫苗接种必要性
- 即使狗表面健康,散养犬可能携带未发作的狂犬病毒。临床数据显示,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犬类传播。
- 疫苗接种需遵循"5针法"程序:咬伤当天、3、7、14、28天分次注射。延误首针者仍需补种,但免疫效果可能受影响。
三、特殊情形处置
- 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接触唾液时,立即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和游离病毒。
- 若咬人犬10日内未死亡,经专业机构确认健康后可终止后续疫苗注射,但首针不可省略。
四、后续观察流程
伤口愈合期间每日监测红肿热痛变化,3天内出现发热、伤口化脓需排查细菌感染。建议同步接种破伤风疫苗,尤其铁器致伤或污染严重者。
此情况需在2小时内完成伤口处置并启动免疫程序,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危及生命。建议保留犬只信息供疾控部门跟踪检测,就医时携带既往疫苗接种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