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出现肿胀,可能预示感染、过敏或狂犬病风险,需立即就医处理。关键风险包括细菌感染、狂犬病暴露及组织损伤,及时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是核心应对措施。
肿胀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感染。狗的唾液含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可引发红肿、疼痛甚至化脓。若未及时消毒或使用抗生素,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或骨髓炎。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肿胀,尤其对狗唾液中的蛋白质敏感者,可能伴随瘙痒或呼吸困难。
狂犬病是最致命的潜在后果。散养狗疫苗接种史不明时,病毒通过伤口侵入神经系统的风险极高,一旦发病死亡率近100%。即使伤口轻微,也需在24小时内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深咬伤可能损伤肌肉或骨骼,导致长期功能障碍。
心理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儿童可能因创伤事件产生持续恐惧,需心理干预。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感染风险更高,应优先就医。
提示:无论肿胀程度如何,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评估。避免包扎伤口、饮酒或剧烈运动,严格遵循疫苗接种计划。定期观察伤口变化,若出现发热或化脓需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