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了之后肿了超过一天,说明伤口可能已经感染或出现炎症反应,必须立即就医处理。关键应对步骤包括:彻底清洁伤口、紧急接种狂犬疫苗、判断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服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拖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接近100%。
-
彻底清洁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清除狗唾液和污染物。即使肿胀明显也不可挤压伤口,避免感染扩散。若伤口较深,需由医生用生理盐水或碘伏进行专业清创。 -
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只要皮肤被咬破(包括轻微破皮),无论狗是否接种过疫苗,都必须按流程接种狂犬疫苗。超过一天仍未接种者需立即补种,并可能加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意:狂犬疫苗需连续接种多针,不可中断。 -
评估破伤风风险
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或伤口沾染泥土、铁锈等,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肿胀伴随肌肉僵硬、发热等症状时需特别警惕。 -
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肿胀持续超24小时通常提示细菌感染,常见如巴斯德菌。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开具口服或静脉抗生素,不可自行用药。化脓性伤口可能需要切开引流。 -
密切观察全身症状
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伤口跳痛或红肿扩散,提示感染加重;头痛、恐水、吞咽困难等可能是狂犬病前兆,需即刻抢救。
肿胀不退是危险信号,切勿迷信土方或等待自愈。即使伤口较小,也建议保留咬人犬的信息(如拍照、询问主人疫苗接种史),以便疾控部门追踪管理。动物咬伤后合理处置可100%预防狂犬病,但错过黄金时间则后果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