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出现肿胀,需立即采取伤口清洗、消毒止血、疫苗接种、抗感染治疗四步核心措施。以下为具体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 伤口紧急处理
-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用流动清水与碱性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降低病毒残留风险。
- 碘伏/酒精消毒:彻底清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擦拭伤口及周边皮肤,避免直接包扎封闭伤口。
- 加压止血:若伤口渗血,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条按压止血,避免血液接触他人黏膜。
2. 医疗介入关键步骤
- 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轻微,也需尽快接种首针疫苗,全程按0/3/7/14/28天方案完成。
- 免疫球蛋白注射:深部咬伤、头面部伤口或免疫缺陷者,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预防:根据既往免疫史,决定是否注射破伤风疫苗或抗毒素。
3. 肿胀护理与抗感染
- 冷敷消肿: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隔毛巾)间歇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0-15分钟。
- 抬高患肢:四肢咬伤时抬高肢体,减少血液淤积。
- 抗生素使用:医生可能开具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需按疗程服用。
4. 康复期观察要点
- 监测感染迹象:若肿胀加重、出现跳痛、发热或脓性分泌物,立即复诊。
- 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撕裂或血液循环加速。
- 饮食调整:恢复期多摄入高蛋白、维生素C食物(如鸡蛋、橙子),促进组织修复。
特别提示:即使伤口轻微,也需规范处理!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侥幸延误救治。若咬伤犬只无法追踪,一律按最高风险处理。日常避免接触陌生犬只,教育儿童远离散养动物,降低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