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出现肿胀,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如自来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避免使用热水或饮用水直接冲洗。关键处理要点包括:快速冲洗减少病毒残留、肥皂水与清水交替清洗更有效、避免包扎以利于排毒,并需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冲洗原则
使用流动的凉水(如自来水)冲洗伤口,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饮用水替代,但需确保水量充足。热水会加速病毒扩散,而凉水能减缓局部血液循环,降低感染风险。配合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交替冲洗,可更有效清除狂犬病毒。 -
清洗方法
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借助注射器加压灌注冲洗。冲洗后吸干残留液体,避免肥皂水残留刺激伤口。若条件有限,优先保证流动清水冲洗时长。 -
消毒与后续处理
冲洗完成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但避免涂抹软膏或包扎。肿胀可能是组织损伤或感染征兆,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清创或抗生素治疗。即使家养犬接种过疫苗,仍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
就医 urgency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在24小时内接种首针狂犬疫苗。若出现持续肿胀、发热或化脓,提示细菌感染,需联合抗感染治疗。
总结:犬咬伤后肿胀的紧急处理核心是彻底冲洗+及时免疫,日常预防需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并避免接触陌生犬只。自行处理后务必就医,确保无狂犬病及破伤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