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破皮后,最晚应在48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但原则上越早越好(24小时内最佳)。 即使超过48小时仍建议补种,因狂犬病潜伏期长(通常1-3个月),未发病前接种疫苗均可降低风险。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需立即处理并同步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
黄金接种窗口
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皮肤侵入神经,疫苗需在病毒抵达中枢神经系统前激发抗体。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48小时内仍有效,但延迟可能增加免疫失败风险。若错过时间,仍应补种并完成全程接种(5针或“2-1-1”程序)。 -
伤口紧急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保持开放以降低病毒存活率。深部伤口需专业清创,必要时注射破伤风疫苗。 -
被动免疫制剂的必要性
头面部、手指或严重咬伤者,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单克隆抗体,直接中和病毒。此措施与疫苗同步进行,最晚不迟于首针疫苗后7天。 -
全程接种与后续风险
疫苗需按程序完成(0、3、7、14、28天),中途延迟可顺延,无需重启。孕妇、哺乳期人群无禁忌,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强监测。
总结: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处置无“无效时间”。即使超过48小时,接种仍比放弃更安全。及时规范处理伤口+疫苗+被动免疫,是阻断病毒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