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必须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需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必要时还需根据医生建议补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以下是具体处理要点:
-
伤口紧急处理
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犬唾液和污染物。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保持伤口开放避免包扎(除非出血严重需临时压迫止血)。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需警惕感染风险。 -
必须接种的疫苗类型
- 狂犬疫苗:所有犬类咬伤均需接种,无论犬只是否接种过疫苗。常规采用“5针法”(第0、3、7、14、28天)或“2-1-1”四针法(第0天2针,第7、21天各1针)。
- 破伤风抗毒素/免疫球蛋白:金属物品污染伤口、深部穿刺伤或伤口超过6小时未处理时需注射。
-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头面部、颈部或多处咬伤等高风险暴露者,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以中和病毒。
-
就诊与观察注意事项
- 立即前往具备狂犬疫苗接种资质的医院,携带犬只免疫记录(如有)供医生参考。
- 若无法确认犬只健康状况(如流浪犬),需按最高风险等级处理。
- 咬伤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效果最佳,但超过时间仍需补种。
-
恢复期护理要点
- 接种后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防止疫苗不良反应加重。
- 每日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出现持续疼痛、化脓或发热需复诊。
- 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可通过抗体检测确认免疫效果。
犬咬伤后正确处理可显著降低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和破伤风风险。务必遵循“清洗-消毒-接种”三步原则,切勿因伤口较小而延误治疗,任何暴露后疑虑都应及时咨询疾控中心或急诊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