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压迫止血并消毒、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是关键处理步骤。以下为具体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
伤口紧急处理
- 冲洗与消毒:用流动清水配合肥皂水(或生理盐水)交替冲洗伤口15-20分钟,清除唾液和污染物。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创面。
- 止血方法:浅表伤口可通过直接按压止血;若出血量大,可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以减少血液流动。避免使用止血带,以免组织缺血坏死。
-
就医评估与医疗干预
- 暴露分级处理:
• Ⅰ级(皮肤完好):清洁即可;
• Ⅱ级(皮肤破损无出血):冲洗消毒后接种狂犬疫苗;
• Ⅲ级(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接触):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 - 破伤风预防:根据既往免疫史,必要时接种破伤风抗毒素或疫苗。
- 暴露分级处理:
-
感染风险防控
- 抗生素使用:深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细菌感染。
- 伤口开放原则:除面部、手掌等特殊部位外,犬咬伤口通常保持开放引流,避免缝合以减少厌氧菌繁殖风险。
-
后续观察与记录
- 犬只追踪:尽量确认犬只疫苗接种情况,观察10日内是否出现异常(如狂犬病症状)。
- 症状监测:伤者需警惕发热、红肿加剧、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或头痛、恐水等狂犬病前兆,及时复诊。
特别提示:即使伤口轻微也不可心存侥幸,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务必在24小时内完成首针疫苗接种,并严格遵循全程接种计划。建议通过警方或疾控中心备案咬伤事件,以便公共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