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上升可能引发心悸,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为显著。心血管负担加重、电解质失衡及应激反应增强是核心诱因,慢病患者、老年群体及体质敏感者需重点防范。
外界温度升高时,人体通过扩张血管促进散热,导致血流阻力降低。心脏为维持正常血压会自主加速搏动,部分人群因此出现心跳漏拍、心慌等不适。持续高温造成的汗液过量蒸发,可能引起钠、钾等电解质浓度异常,干扰心肌细胞的正常电信号传导,形成心律紊乱隐患。高温环境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双重作用下进一步放大心悸发生概率。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或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障碍的个体,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高温叠加湿度影响易突破生理代偿阈值,出现症状恶化。
预防高温相关心悸需保持环境通风,单次户外活动控制在30分钟内,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出现持续性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