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抓咬后可能引发多种后遗症,包括伤口感染、狂犬病风险、神经或组织损伤、心理创伤及外观缺陷等,其中狂犬病最为致命且需优先预防。
- 感染风险:流浪狗口腔携带大量细菌(如巴斯德菌、葡萄球菌),抓咬后易导致伤口红肿、化脓甚至全身感染,需及时清创并抗生素治疗。
- 狂犬病威胁:若狗携带狂犬病毒,未及时接种疫苗者发病死亡率近100%,早期症状包括发热、恐水、痉挛等,暴露后需立即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
- 功能损伤:深部咬伤可能损伤肌肉、肌腱或神经,导致活动受限、感觉异常或慢性疼痛,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 心理与社交影响:创伤事件可能引发焦虑、失眠或恐狗症,尤其儿童易长期恐惧户外活动;面部疤痕还可能造成自卑心理。
提示:被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就医评估狂犬病暴露等级,并遵医嘱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避免后遗症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