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抓咬后,及时采取正确的自救和处理措施是预防狂犬病等严重后果的关键。核心步骤包括:立即冲洗伤口15分钟、彻底消毒、尽快就医并接种疫苗。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
紧急自救:若被狗持续咬住,可用衣物罩住狗头或勒住其颈部(避免直接击打),同时保护头颈等要害部位。脱离危险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
医疗处置: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如III级暴露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安排疫苗接种,可选4针法(0、7、21天)或5针法(0、3、7、14、28天),两种方案效果等同。
-
伤口处理:避免包扎过紧,保持透气。若出血较多,先按压止血。深伤口可能需要清创缝合,但需结合医生评估延迟缝合时机以降低感染风险。
-
后续观察:接种期间注意发热、头痛等症状,及时复诊。同时记录流浪狗特征,便于疾控部门追踪。
提示: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较高,切勿心存侥幸。日常远离未栓绳犬只,教育儿童勿主动接触。文明养犬与科学自救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