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抓咬后,应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接种”四步急救法,其中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和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是避免感染狂犬病的关键。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高,任何皮肤破损均需按最高暴露等级处理,不可存侥幸心理。
- 彻底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血。避免用嘴吸伤口或涂抹软膏,冲洗可清除50%-80%的病毒量。
- 深度消毒处理:碘伏(0.025%-0.05%)或双氧水消毒伤口内部,酒精仅适用于未破损皮肤。禁用红药水/紫药水,其消毒效果不足且干扰医生判断。
- 分级医疗干预:
- 轻微抓伤:清洗消毒后接种狂犬疫苗(0、3、7、14、28天五针法)。
- 出血或黏膜暴露: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直接中和病毒。
- 暴露后预防:即使已接种过疫苗,5年内再次暴露需加强2针,超5年则重新全程接种。就医时需告知医生流浪动物接触史及伤口细节。
- 观察与禁忌: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伤口保持干燥。若出现发热、伤口红肿流脓需立即复诊。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及时规范处理可100%预防。切勿因伤口小而忽视就医,流浪动物抓咬暴露一律视为三级暴露处理。避免主动接触流浪动物,儿童需重点教育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