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即使轻微破皮也需立即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预防是关键。若出现伤口红肿热痛、发热头痛、恐水怕风等症状,必须全程接种疫苗并配合免疫球蛋白治疗。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并消毒(碘伏或酒精)。轻微破皮属于二级暴露,但病毒仍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侵入。
- 24小时内接种疫苗:狂犬疫苗需按“5针法”接种(第0、3、7、14、28天),若伤口出血或较深(三级暴露),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和病毒。
- 警惕感染与并发症:狗咬伤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如破伤风)或过敏反应,若伤口出现化脓、发热、淋巴结肿大,需抗生素治疗。
- 症状监测不可忽视:潜伏期通常20~90天,早期低热、头痛或伤口周围麻木需警惕;兴奋期恐水怕风、咽肌痉挛时已难救治。
- 特殊人群无例外:孕妇、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同样需接种疫苗,仅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饮食。
总结:任何皮肤破损的狗咬伤均需视为潜在狂犬病暴露,及时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延误处理或心存侥幸可能致命,务必遵医嘱完成全程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