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破皮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消毒并接种狂犬疫苗。关键步骤包括:挤压排毒、彻底冲洗、避免包扎、及时就医,即使轻微破皮也可能感染狂犬病毒,需严格遵循暴露后处置流程。
-
伤口紧急处理:第一时间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血,避免用嘴吸吮。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确保彻底清除动物唾液。冲洗后以酒精或碘伏消毒,保持伤口暴露,减少病毒残留风险。
-
分级处置与医疗干预:根据咬伤程度(破皮属Ⅱ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Ⅲ级暴露)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超过24小时仍可补种,首针剂量可能需加倍。
-
避免常见误区:切勿因伤口小或已结痂忽视处理,结痂需去除后重新消毒;不缝合、不涂软膏,防止病毒封闭在组织内。同时需接种破伤风疫苗以防继发感染。
-
后续观察与预防:记录咬伤狗的特征,就医后由专业机构评估狂犬病风险。即使无法追踪狗的健康状况,也应全程接种疫苗,因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预防无禁忌症。
提示:日常遇到未拴绳犬只应保持冷静,避免直视或逃跑,优先保护头颈部。任何可疑动物咬伤均需按最高风险处置,及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犬伤门诊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