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破皮后,最晚应在72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但越早越好——24小时内是黄金窗口期。 即使伤口轻微破皮,也属于狂犬病暴露风险,必须彻底清洗伤口并尽快接种疫苗。延迟接种虽仍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效果随时间递减。
-
紧急处理优先: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这一步能清除大部分病毒,降低感染风险,且重要性不亚于接种疫苗。
-
接种时间关键性:
- 24小时内最佳:此时疫苗能最快激发抗体,阻断病毒向中枢神经扩散。
- 48小时内仍有效:多数指南建议不超过48小时,但超过后仍需接种。
- 72小时是底线:超过72小时接种虽可能降低保护率,但未发病前接种仍有意义。
-
高风险情况需加急处理:若伤口位于头面部、颈部,或伤者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必须24小时内接种并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快速中和病毒。
-
全程接种不可中断:无论选择5针法(0、3、7、14、28天)还是4针法(0天2针、7、21天),均需按计划完成,否则抗体水平不足。
-
误区澄清:
- 即使狗看似健康或已接种疫苗,被咬后仍需接种。
- 超过72小时并非“无效”,只是效果递减,不可放弃接种。
总结:狂犬病致死率近100%,破皮暴露后务必争分夺秒处理。即使错过最佳时间,也要尽快补种疫苗,同时彻底清洗伤口。日常远离陌生动物,若遇暴露,立即就医规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