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冬季气象部门的预测和综合分析,2024年全国大部地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 整体呈现暖冬特征 ,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阶段性波动。具体分析如下:
一、整体趋势:气温偏高但波动显著
-
气温偏高
多个权威机构预测,2024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例如,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指出,11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10月下旬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6℃,且11月初多地突破历史极值。
-
冷暖起伏显著
尽管整体偏暖,但冬季气温波动剧烈。气象部门强调,冬季气温受冷空气南下、地形地貌和海洋影响较大,导致南方和北方温差较大,且存在多次过程性强降温过程。
二、区域差异
-
偏暖区域
-
南方及沿海地区 :辽宁南部、天津、河北南部、海南等地气温显著高于常年,尤其是海南冬季气温常年偏高。
-
西北及高原地区 :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南部、西藏等地受冷空气影响更明显,但冬季平均气温仍高于历史同期。
-
-
偏冷区域
-
东北及内蒙古北部 :三九、四九等时段气温较低,可能出现强降雪过程,但整体冬季平均气温仍高于常年。
-
华南西部 :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波动幅度小于北方,但冬季偏暖趋势明显。
-
三、影响因素
-
拉尼娜事件影响
2024年拉尼娜事件较弱,但专家预测其可能通过影响东亚冬季风强度和北极海冰分布,间接导致我国冬季阶段性降温频发。
-
冬季风与海洋作用
冬季风强度和北极海冰覆盖变化是关键因素。弱拉尼娜事件可能减弱冷空气南下趋势,但海洋热力差异仍导致南北温差。
四、阶段性天气特征
-
强降温与降雪 :12月至次年1月,东北、内蒙古、西北地区可能出现强降雪和降温过程。
-
南方高温 :海南及华南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持续偏高,甚至突破历史极值。
总结
2024年冬季以 暖冬为主基调 ,但受地形、海洋和大气环流共同作用,呈现 区域性冷暖并存 的特征。建议关注局地极端天气对农业和交通的影响,并做好防寒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