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被灭金国为啥不救

外交失策与战略放弃

西夏在金国灭北宋时未提供军事援助,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外交礼仪与政治利益冲突

  1. 皇位继承争议

    西夏末代皇帝李安全通过篡位手段登上皇位,未经过金国同意。此举触犯金国“附属国选君需获金国认可”的外交惯例,导致金国对西夏失去尊重与信任,甚至产生蔑视情绪。金国皇帝们更希望维持对西夏的“高高在上”控制,而非支持其内部动荡。

  2. 战略利益权衡

    金国在灭北宋后,已通过战争获得巨大利益(如人口、资源等),此时更倾向于巩固自身统治,而非卷入西夏的内战。若此时分兵援西夏,可能削弱对北宋的军事压力,影响自身战略布局。

二、军事能力与战略考量

  1. 军事经验不足

    金国虽为游牧民族,但长期与北宋对峙,缺乏在西北荒漠山地作战的经验。西夏核心区域被贺兰山、黄河等天然屏障环绕,金军以骑兵为主力,在沙漠环境中后勤补给线易被切断,战斗力大打折扣。

  2. 战略重心转移

    金国在灭北宋后,面临南宋的军事压力,需优先巩固北方边境。此时分兵援西夏不仅无法获得实质性收益,反而可能分散兵力,导致两线作战陷入被动。

三、历史背景与后续影响

  • 蒙古崛起的间接因素

    西夏因内部分裂(如李安全篡位、军事失利)削弱了自身实力,使其在蒙古南侵时更依赖金国,最终导致夏金关系破裂。

西夏未救金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含外交礼仪的失误,也涉及军事能力的局限和战略利益的权衡。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海西州首府是哪里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是德令哈市​ ​,这座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城市,以​​“雨水中荒凉的浪漫”​ ​闻名,既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诗人海子笔下充满诗意的现代地标。 ​​地理与战略地位​ ​ 德令哈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连接西藏、甘肃、新疆的交通枢纽,平均海拔约3000米。作为柴达木盆地内的重要绿洲,其周边分布着哈拉湖、托素湖等自然景观,兼具戈壁的粗犷与河畔的细腻。

健康知识 2025-04-14

青海的特色菜

青海特色菜融合了高原特色与民族风味,以下为最具代表性的菜品推荐及介绍: 一、经典名菜 手抓羊肉 选用青海高原优质羊肉,经独特腌制和慢火炖煮,肉质细嫩多汁,原汁原味。传统吃法搭配椒盐或辣椒面,是青海宴请和日常饮食的核心菜品。 西城牛排 以本地优质牛肉为主料,经精心腌制后炭烤至外焦里嫩,搭配特制酱料,口感醇厚,是商务宴请和情侣约会的热门选择。 青海酿皮 用绿豆面和面粉调制,蒸制后配以酸辣酱料

健康知识 2025-04-14

青海海西有个什么平

青海海西有个**“神奇柴达木”**,这片被誉为“祖国聚宝盆”的高原盆地,以苍凉壮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矿产资源及独特的民族文化闻名。以下是其核心亮点与特色: 地理与生态奇观 柴达木盆地地处海西州腹地,拥有世界罕见的雅丹地貌、翡翠湖、大柴旦“冰上雅丹”等自然奇观,黄沙与碧湖辉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昆仑山脉横贯其间,赋予其“万山之祖”的神秘色彩。 资源宝库 盆地内盐湖、石油、天然气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苔四种人不宜吃

以下四种人不宜吃海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对海苔过敏的人、消化系统不好的人、需要控盐的人 。具体分析如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海苔中富含碘元素,这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来说,食用海苔容易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进而使病情加重。所以,此类患者最好避免食用海苔。 对海苔过敏的人 :如果对海苔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丘疹、瘙痒等过敏反应。所以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三种人不宜吃海苔

海苔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以下三种人尤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海苔:甲状腺疾病患者、孕妇以及过敏体质者。 1. 甲状腺疾病患者 海苔富含碘,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如甲亢或甲状腺炎患者,过量食用海苔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应严格控制摄入量或避免食用。 2. 孕妇 孕妇在孕期需要特别关注营养均衡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苔含镁最忌三种食物

海苔含镁丰富,但与某些食物同食可能影响健康,特别是以下三种: 高钙食物 :海苔富含镁,而高钙食物如牛奶、奶酪等会与镁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降低两者的吸收率,影响钙和镁的利用。 富含草酸的食物 :菠菜、甜菜等富含草酸,草酸与镁结合会形成草酸镁,增加肾脏负担,可能导致结石风险增加。 高脂肪食物 :脂肪会抑制镁的吸收,与海苔同食可能减少镁的利用。高脂肪食物本身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苔碎的100种吃法

海苔碎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食材,可以用来为各种食物增添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以下是一些海苔碎的100种吃法: 海苔碎拌饭 :将海苔碎加入煮好的米饭中,搅拌均匀,可以搭配不同的配料如红萝卜丁、香肠丁、青瓜丁等。 海苔碎薯饼 :将土豆泥与海苔碎、淀粉、黑胡椒粉和盐混合,压成小饼状,刷油后烤或炸至金黄。 海苔碎饭团 :将米饭、海苔碎、薯片、鸡蛋、胡萝卜等混合,挤压成长条饭团,用海苔片包裹卷起。

健康知识 2025-04-14

青海六类地区退休年龄

男50岁,女45岁 青海省六类地区退休年龄规定如下: 一、基本退休年龄标准 男性 :年满 50周岁 ,累计工龄满10年; 女性 :年满 45周岁 ,累计工龄满10年。 二、特殊工种退休条件 男性 :年满55周岁,累计工龄满10年; 女性 :年满45周岁,累计工龄满10年; 需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三、其他特殊群体 艰苦边远地区 :若退休时年龄≥78周岁

健康知识 2025-04-14

青海西宁市退休年龄

青海省西宁市的退休年龄根据职业类型和退休条件有所不同,具体规定如下: 一、法定退休年龄 普通职工 男性 :60周岁 女性 :55周岁(2024年12月前) 调整说明 :自2025年1月1日起,男性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女性逐步延迟至58周岁。 特殊工种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健康工作的职工: 男性 :55周岁 女性 :45周岁 需满足连续工龄满10年

健康知识 2025-04-14

倪海厦祛寒湿的经典方子

​​倪海厦祛寒湿的经典方子以“四神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核心,前者通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健脾利湿,后者以麻黄、附子、细辛温阳散寒,针对不同体质和症状精准调理。​ ​ ​​四神汤:健脾祛湿的食疗经典​ ​ 四神汤由薏仁、莲子、山药、茯苓组成,药食同源,适合长期调理。薏仁清热化湿,莲子安神固肾,山药补脾益肺,茯苓渗湿利水,四者协同可改善头身困重、便溏黏腻等湿气症状。倪海厦强调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中国唯一的雅利安人

‌中国唯一具有雅利安血统的群体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塔吉克族 ‌。‌他们保留了欧罗巴人种特征 ‌,‌语言属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 ‌,‌祖先可追溯至公元前迁徙的雅利安部落 ‌,‌独特的高原文化与白种人外貌使其成为研究欧亚文明交融的活标本 ‌。 ‌血统与迁徙 ‌ 塔吉克族帕米尔分支的祖先为古代东伊朗游牧部落,约3000年前从帕米尔高原西侧迁徙至新疆西南部。基因研究表明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中国上级对黑人的态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平等、公正、包容的原则,对待所有民族一视同仁,不会因为肤色、种族等因素而区别对待。以下是对中国对待黑人态度的详细分析: 中国对黑人的总体态度和政策 平等对待 :中国法律明确规定,所有公民,无论种族、肤色,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包括针对黑人的歧视。 法律法规 :中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打击非法入境、非法居留

健康知识 2025-04-14

西夏文字为什么吓人

形似汉字却无意义 西夏文字被认为“吓人”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 一、字形特征 高度相似汉字 西夏文字在创制时大量借鉴汉字的构造,采用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并模仿汉字的上下、左右结构。其字形方正、笔画繁复,甚至通过调整汉字偏旁部首(如“泥”字拆分为“水”与“土”)形成新字,这种对汉字的模仿性使其与现代汉字高度相似。 诡异组合与意象 部分字形组合如“噩”“悚”等生僻字

健康知识 2025-04-14

西夏还剩的人去哪里了

西夏灭亡后,幸存者主要融入汉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部分迁至四川木雅、西藏及尼泊尔等地,形成唐古特人、夏尔巴人等群体,少数后裔仍保留拓姓等党项文化痕迹。 汉化融合 大量西夏人迁入中原及南方,如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逐渐汉化。北京居庸关、河北保定发现的西夏文碑印证了这一过程,陕北米脂、横山的拓姓居民可能是党项拓跋氏后裔。 藏化与高原迁徙 部分党项人逃至四川甘孜木雅地区,建立小政权,后融入藏族

健康知识 2025-04-14

西夏是契丹人建立的吗

西夏并非契丹人建立的政权,而是由党项人建立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西夏的建立者与民族 建立者背景 西夏由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于1038年建立,国号“西夏”(实际党项语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 民族属性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与契丹、鲜卑等民族有历史渊源,但属于不同民族。 二、与契丹人的区别 契丹人建立辽国 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辽国(大契丹),与西夏并称“中国南北正统王朝”。

健康知识 2025-04-14

西夏人为什么灭绝了

西夏的灭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蒙古的征服 :西夏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遭受了多次军事打击。成吉思汗在1207年和1225年至1226年间六次征伐西夏,最终在1227年彻底灭掉了西夏。蒙古的征服导致了西夏的灭亡和党项人的消失。 内部政治问题 :西夏国内存在母党专权的情况,梁太后和梁乙埋等人掌握大权,排挤反对派,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不稳定

健康知识 2025-04-14

西夏人为什么要秃头

西夏人秃头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恢复民族传统和强化民族认同。这一习俗由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在1034年左右颁布的“秃发令”确立,要求党项男子剃去头顶头发,仅留边缘一圈短辫,违者处死。 分点展开 秃发令的背景与目的 李元昊推行秃发令的初衷是恢复党项族的传统习俗,以区别于当时逐渐流行的汉人发式。这一政策旨在强化党项族的身份认同,避免因与汉族文化的融合而丧失民族特色。 秃发令的实施与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14

鲜卑人是现在的什么人

鲜卑人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一带 。以下是关于鲜卑人的详细介绍: 起源迁徙 :鲜卑人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包括东胡说、山戎说、东夷说以及逃亡汉人说等,但目前尚无定论。他们最初活动在蒙古草原东部一带,后因北匈奴西迁,逐渐占据蒙古高原,并在公元1世纪至5世纪期间南迁至中原地区。 部落联盟与国家建立 :鲜卑人由众多部落组成,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慕容部、拓跋部

健康知识 2025-04-14

甘肃青海饮食口味

甘肃青海的饮食口味以 酸辣为主,面食为特色 ,同时融合了高原特色与民族风味。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口味特点 酸辣风味 两地均以酸辣为重要调味特色,常见于手抓羊肉、酿皮、牦牛肉等菜品中。例如青海的酸辣里脊选用牛里脊或猪里脊,搭配特制酸辣汤汁,口感爽滑;甘肃的臊子面则以酸辣汤底和肉末、胡萝卜丁等配料著称。 重咸重辣 餐饮中普遍使用大量盐分和辣椒,既体现西北饮食的豪放,也帮助驱寒提神。青海土火锅

健康知识 2025-04-14

青海人的饮食习惯

青海人的饮食习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融合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食与面食文化 面食为主 青海主食以面食为核心,包括拉面、面片、刀削面、馒头、花卷等,其中手工揪面片技艺精湛,可制作出均匀厚实的面片。 特色面食 穹锅 :将面埋火烤制,外皮酥脆,内部柔软,是高原特色面食。 花卷 :通过揉、压手法制成不同造型,兼具美观与口感。 酿皮 :四季常吃,搭配辣椒、蒜泥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