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醚菌酯等
针对白粉病的防治,需根据作物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使用阶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推荐及使用要点:
一、主流高效杀菌剂推荐
-
三唑类杀菌剂
-
代表产品 :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四氟醚唑、腈菌唑、丙环唑等
-
特点 :具有内吸传导性,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合成,兼具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持效期长
-
适用场景 :适用于多种作物(如小麦、葡萄、苹果等),但苗期使用可能抑制生长
-
-
醚菌酯
-
特点 :新型仿生杀菌剂,可阻止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穿透蜡质层,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
-
优势 :与戊唑醇配伍使用可提高效果3倍,但易产生抗药性
-
适用场景 :蔬菜(如番茄、茄子)和果树(如梨、桃)
-
-
乙嘧酚磺酸酯
-
特点 :广谱杀菌剂,活性高于乙醚酚,可快速退粉并抑制孢子形成
-
适用场景 :瓜类、胡萝卜、洋葱等蔬菜,以及苹果、梨等果树
-
-
氟唑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
-
特点 :烟酰胺类杀菌剂,兼具治疗和保护作用,可抑制病菌能量代谢
-
适用场景 :草莓、葡萄等易感作物
-
二、其他辅助防治措施
-
环境管理
-
保持通风良好,降低高湿环境,减少病菌传播
-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越冬源
-
-
物理防治
-
电解水:通过酸性水调节土壤pH值或叶面喷洒杀菌,但需配合其他措施
-
黑光灯诱杀:对特定病原菌有效,但需专业设备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抗药性管理 :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类型杀菌剂,可交替使用嘧菌酯、醚菌酯等
-
安全使用 :部分药剂(如乙醚酚磺酸酯)需避免接触皮肤和水源,喷洒后需及时清洗
三唑类(如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和醚菌酯是防治白粉病的首选,具体选择需结合作物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并配合环境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