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菜叫一点红

一点红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植物,综合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特征

  1. 学名与别称

    学名为 苣荬菜 ,别称包括羊蹄、红背菜、叶下红、红头草等,因叶片背面紫红色得名。

  2. 植物分类

    属于菊科植物,但与蒲公英有明显区别。

  3. 分布与生长

    中国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常见,多生于田间路旁或荒野,以野生为主,目前较少人工栽培。

二、食用价值

  1. 口感与风味

    嫩梢嫩叶质地爽脆,类似茼蒿,具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略带苦涩,是南方农村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2. 烹饪方式

    可炒食、作汤或用于火锅,保留鲜嫩口感。例如:

    • 炒肉时搭配蒜米、小米椒提香;

    • 汤品中加入可增强清热解毒功效。

三、营养与药用价值

  1. 营养成分

    含维生素C、维生素K、钙、铁等矿物质。

  2. 中医功效

    性平、味苦微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散结等作用,可辅助治疗咽喉炎、泌尿系统感染、跌打损伤等。

  3. 现代应用

    除食用外,其全草可入药,内服或捣汁外敷,但孕妇需慎用。

四、注意事项

  • 未开花前的嫩茎叶最鲜嫩,需选择叶片翠绿、无黄叶的植株。

  • 市场售价约10元/斤,药食同源但需注意处理方式以避免微量氢氰酸中毒。

(注:部分资料误将一点红与蒲公英混淆,但综合多来源信息可确认其为独立物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韩江 中国 河流

​​韩江是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流域,横跨粤、闽、赣三省,全长470公里,流域面积3.01万平方公里。​ ​它以独特的倒流地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著称,既是粤东客家和潮汕文化的摇篮,也是红色革命与水利治理的见证者。 ​​1. 地理与水文特色​ ​ 韩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梅江因莲花山脉的走向形成罕见的“倒淌河”现象,自西南向东北流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东省大埔县韩江源头

‌广东省大埔县是韩江的正源所在地 ‌,这里不仅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更是‌粤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韩江作为广东省第二大河流,其源头区域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 ‌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对区域水文调节和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韩江源头主要发源于县内的‌青溪镇 ‌和‌茶阳镇 ‌一带。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超过70%

健康知识 2025-04-13

潮汕韩江为什么叫韩江

潮州韩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唐代,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期间,他致力于治理江中的鳄鱼,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韩愈在任期间,撰写了《祭鳄鱼文》,并采取了实际行动驱赶鳄鱼,使得江面得以平静,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了纪念韩愈的功绩,潮州人民便将这条江改名为“韩江”。 韩江古称“员水”、“鳄溪”,因鳄鱼出没而得名;又因潮州另名凤城而称凤水;后为纪念韩愈驱鳄又改称韩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健康知识 2025-04-13

韩江是广东省第几长河

第二大河 韩江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河,具体分析如下: 基本数据 全长:486公里(以梅江为源) 流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 源头: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七星岽 注入海洋:汕头市南海 在广东省河流中的排名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显示,韩江在广东省内河流长度排名第二,仅次于珠江(492公里)。例如: 第一名:珠江(含西江)492公里 第二名:韩江486公里 第三名:北江458公里 第四名:东江435公里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东韩江是和韩愈有关吗

有关 广东韩江与韩愈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韩江改名由来 韩江原称“鳄溪”或“鄂溪”,因江中鳄鱼泛滥危害百姓而得名。唐代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任刺史期间,为治理鳄鱼灾害、兴修水利、推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组织百姓设坛祭鳄、驱鳄治水,并在任八个月内取得显著成效。为表彰其功绩,潮州人民将“鳄溪”改名为“韩江”,“鄂溪”改为“韩山”,甚至将韩江两岸的青山、桥梁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以“韩”命名

健康知识 2025-04-13

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水系吗

韩江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河 ,仅次于珠江流域。以下是关于韩江的相关信息: 韩江的命名由来 历史名称 :韩江古称“员水”、“鳄溪”、“恶溪”。 命名变化 :唐代韩愈任潮州刺史期间,因他治水兴农、驱鳄除害的贡献,潮州人将这条江改名为“韩江”,以纪念他的功绩。 韩江的文化意义 韩江不仅是广东省的重要河流,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沿岸的土地和人民,见证了地区的变迁和发展

健康知识 2025-04-13

韩江是广东第几长河

第二大河 韩江是广东省第二长河,具体分析如下: 长度与流域 韩江全长约470-480公里,流域面积达30,112平方公里,覆盖广东梅州、潮汕地区及福建部分县市。 排名依据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显示,韩江在广东省内仅次于珠江(第一长河)。例如: 三河坝是韩江源头,汇合梅江、汀江后始称韩江; 流经广东21个县市,福建10个县市,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 其他说明 韩江古称“鳄溪”

健康知识 2025-04-13

韩江流域为什么叫韩江

韩江流域被称为“韩江”的由来与韩愈密切相关,具体原因如下: 古称与别称 韩江在古代被称为“员水”,因河中曾有鳄鱼出没,对居民生活造成威胁,故得名“恶溪”或“鳄溪”。到了宋代,为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该河被更名为“韩江”。 韩愈的功绩 韩愈于公元819年被贬潮州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鳄鱼、兴修水利、推广教育,显著改善了当地环境。当地百姓为感激其功绩,将“恶溪”改称“韩江”,并建“韩祠”纪念。

健康知识 2025-04-13

韩江是广东第一大河吗

韩江并非广东第一大河 ,但它作为广东省第二大河流,在区域生态、文化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关于韩江的详细介绍: 1.韩江的基本情况:韩江发源于广东省北部,途经梅州、潮州、汕头等城市,最终注入南海。全长约470公里,流域面积超过3万平方公里。韩江流域是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对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2.韩江的水文特征:韩江的水量丰富,尤其在雨季,水量充沛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东第二大江为什么叫韩江

纪念韩愈驱鳄 广东第二大江韩江的命名源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功绩。以下是具体原因: 古称与得名由来 韩江在唐代被称为“员水”或“鳄溪”,因江中鳄鱼出没,危害当地居民而得名。到了北宋时期,为纪念韩愈驱鳄除害的功绩,当地百姓将江名改为“韩江”,并建“韩祠”以表纪念。 韩愈的贡献 韩愈于公元819年被贬潮州任刺史,历时八个月便推行了多项利民措施,包括驱赶鳄鱼、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等

健康知识 2025-04-13

清蒸陈村粉的正确方法

清蒸陈村粉的关键在于掌握粉浆调配、蒸制时间和火候,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做法的详细步骤及技巧: 一、基础陈村粉蒸制方法(经典版) 食材准备 粘米粉200克、清水400毫升、食用油1小勺、盐1小勺 若需增加Q弹口感,可加入木薯粉50克 调浆技巧 将粘米粉与清水混合,用筷子或打蛋器搅拌至无颗粒、顺滑如米浆 加入盐和食用油提味,油可防止粘连 蒸制要点 平底锅刷油,倒入薄层米浆(厚度约1毫米)

健康知识 2025-04-13

蒸陈村粉的酱汁做法

生抽、蚝油、辣椒、蒜蓉、豆豉 蒸陈村粉的酱汁做法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配料,以下是几种常见配方及步骤: 一、基础酱汁配方(潮汕风味) 材料 生抽:2勺 蚝油:1勺 南姜豆豉:1勺(可选) 鲜辣椒:半个(切丝) 大蒜:4-5瓣(切末) 食用油:适量 步骤 蒜末和辣椒丝下油锅小火炒至微黄,捞出备用。 - 锅中留底油,加入豆豉炒出香味(可选)。 - 倒入生抽和蚝油调成基础酱汁,翻炒均匀。 -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东陈村粉哪里最正宗

要说广东陈村粉哪里最正宗,那自然是其发源地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最为正宗,尤其是当地的 “黄但记” 和 “黄均记”,它们传承了百年工艺,坚守传统制法,是陈村粉正宗风味的代表。 以下是具体介绍: 历史传承 :陈村粉由顺德陈村人黄但于 1918 年首创,1927 年黄但在陈村米墟开了 “黄但记” 专门售卖陈村粉。黄但记传承至今已近百年,历经三代人,一直坚持传统制作工艺,确保陈村粉的正宗风味。而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东蒸米粉酱汁怎么做

广东蒸米粉的酱汁做法丰富多样,关键在于调配出符合个人口味的酱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广东蒸米粉酱汁制作方法: 基础酱汁配方 : 材料 :生抽、蚝油、蒜末、葱花、白糖、盐、淀粉、清水。 步骤 :热锅下油爆香蒜末,加入香菇碎(可选)一起炒香,加入适量清水,随后加入生抽、蚝油、白糖、盐调味,煮开后加入调好的水淀粉勾芡,煮至浓稠即可。 肠粉酱汁配方 : 材料 :生抽、蚝油、蒜末、淀粉、清水、胡椒粉、麻油。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东陈村粉蘸酱的做法

广东陈村粉蘸酱的做法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经典且实用的配方及步骤,供您参考: 一、基础蒜蓉蒸陈村粉 材料 陈村粉:4两(约200克) 鸡蛋:1只(可选) 大蒜:3瓣(切碎) 生抽、老抽、蚝油:适量 香油:适量 盐:适量 步骤 准备陈村粉 :将陈村粉放入沸水中蒸7-10分钟,至粉皮熟透但仍有劲道。若加入鸡蛋,需在蒸制后淋蛋液再蒸3分钟。 调制酱汁 :生抽、老抽、蚝油混合

健康知识 2025-04-13

蒸陈村粉的酱汁

​​蒸陈村粉的酱汁是这道岭南美食的灵魂,关键在于​ ​浓香与清爽的平衡​​,既能突出米粉的米香,又能赋予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 ​经典搭配包括牛腩汁、豉汁、蒜蓉酱油汁等,还可根据季节加入春笋、香菇等时令食材提升鲜味。​**​ ​​牛腩汁:浓郁与滋补的代表​ ​ 牛腩炖至软烂后收汁,加入黄豆酱、八角等香料,形成咸香微甜的酱汁。中医认为牛肉性温,搭配陈村粉的米香能健脾养胃,尤其适合春季食用

健康知识 2025-04-13

陈村粉的做法及原材料的配方

‌陈村粉是广东顺德地区的传统米制小吃,以薄、爽、滑著称,其核心做法是用纯米浆蒸制,关键配方是大米与水1:1.5的比例调配米浆,搭配少量食用油增香防粘。 ‌ ‌原材料配方 ‌ ‌大米 ‌:选用早籼米或陈米(粘性较低),浸泡4小时至米粒软化。 ‌水米比例 ‌:1斤米配1.5斤水磨浆,米浆需过筛去除颗粒。 ‌辅料 ‌:每500克米浆加5毫升花生油或玉米油,提升光泽和韧性。 ‌制作步骤 ‌ ‌磨浆 ‌

健康知识 2025-04-13

陈村粉的十种吃法

陈村粉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传统广东小吃,其口感滑嫩,味道鲜美。以下列举了陈村粉的十种吃法: 凉拌陈村粉 : 配料 :香油、酱油、酸姜丝、炒芝麻。 做法 :将陈村粉切成细条,拌上香油、酱油、酸姜丝和炒芝麻,层次丰富,口感清爽。 豉汁排骨蒸陈村粉 : 配料 :陈村粉、排骨、葱花、蒜蓉、豆豉酱、生抽、白糖、生粉、料酒、香油。 做法 :排骨腌制后铺在陈村粉上,蒸10分钟,撒上葱花,淋上调味汁

健康知识 2025-04-13

陈村粉的最佳吃法

蒸、炒、煎、炸、咖喱 陈村粉作为岭南特色小吃,其最佳吃法因做法和风味差异而丰富多样。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推荐吃法及特点: 一、传统经典吃法 蒸陈村粉 以蒸制为最传统且被公认为最佳吃法,可搭配排骨、牛肉等食材。例如: 咖喱蟹捞陈村粉 :浓郁咖喱汤底搭配鲜嫩蟹肉,再捞出陈村粉,鲜香与滑嫩结合。 豉油蒸陈村粉 :搭配蒜蓉豆豉酱、生抽等调料,蒸后淋上蒸鱼豉油,味道鲜美。 炒陈村粉 干炒或湿炒皆可

健康知识 2025-04-13

洪山菜苔与普通菜苔的区别

茎粗叶肥,带花且紫 洪山菜薹与普通菜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外观特征、生长特性和口感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外观特征 茎部形态 洪山菜薹茎部粗壮且呈喇叭状,基部较粗,叶柄厚实,而普通菜薹茎秆较细且无喇叭形特征。 叶片特征 洪山菜薹叶片肥大呈卵子型,深紫绿色且表面有蜡粉,叶脉带紫;普通菜薹叶片较小,颜色偏红,蜡粉较少。 花色与生长状态 洪山菜薹带花生长,花色鲜黄且鲜艳,花期较早;普通菜薹开花后易变老

健康知识 2025-04-1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