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样腺癌二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我得了子宫内膜样腺癌二期,不知道咋治,想问问这病二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子宫内膜样腺癌二期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还可结合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能切除病灶,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化疗可杀死癌细胞,激素治疗适用于特定患者。 1. 手术治疗:通常进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同时进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以切除肿瘤组织,明确分期,判断预后。 2. 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无法手术的患者,也可采用单纯放疗。 3. 化疗:常用药物有顺铂、紫杉醇等,需遵医嘱用药。化疗可杀死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减少远处转移。 4. 激素治疗:对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采用醋酸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靶向治疗:对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可选择相应靶向药物,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二期治疗需多学科综合进行。手术是关键,在此基础上配合放疗、化疗、激素治疗或靶向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胎心率140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胎心率140次/分钟通常正常,可能因胎儿安静、孕周适中、孕妇情绪平稳、饮食均衡、胎儿处于睡眠周期等。常见应对方式有定期产检、自数胎动等。不同原因对应不同处理,如胎儿安静时定期产检,孕妇情绪平稳需放松心情等。此外,还可能受孕妇体温、胎儿个体差异影响。孕期要注意生活习惯,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3

孕妇注射玻尿酸是否会产生影响

孕妇打玻尿酸一般有影响。可能出现局部感染,因孕妇抵抗力低,操作或护理不当易引发;可能有过敏反应,孕期免疫系统变化易致过敏;虽无确凿证据,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孕期激素变化会影响效果,使维持时间缩短;还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鉴于这些潜在风险,为保障母婴安全,不建议孕妇孕期注射玻尿酸。

名医问答 2025-03-23

孕期子宫肌瘤该怎么处理

孕期发现子宫肌瘤,处理依肌瘤大小、位置及孕妇症状而定。多数小肌瘤且无症状可定期产检、超声监测;肌瘤大或有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分娩时依肌瘤对产道影响选顺产或剖宫产。产后仍需关注肌瘤变化。此外,孕妇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总之,需综合多因素处理,孕妇要积极产检,异常及时就医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23

胎心监护8分是否正常

胎心监护评分8分可能因胎儿睡眠、孕妇饮食少、情绪波动、体位不当、胎儿轻微缺氧等导致。对应治疗方法有唤醒胎儿、让孕妇进食、调节情绪、改变体位、吸氧等。此外,孕妇服药、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也可能有影响。孕妇监护前应保证睡眠和饮食,检查时保持心情轻松、选舒适体位,多次结果不理想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3

玻尿酸填充额头有无危险

玻尿酸填充额头是常见医美项目,能增加额头容积、改善轮廓。它通过将玻尿酸注入真皮层实现填充,效果维持6 - 12个月。操作简单,但存在局部肿胀、感染、血管栓塞等风险。其效果受医生技术、玻尿酸质量和个体差异影响。为降低风险,需选正规机构和医生,术后做好护理,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3

怀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该怎么处理

怀孕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处理方式多样。一般先观察症状,多数经卧床休息等可缓解;症状明显者,可遵医嘱用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及头孢类抗生素;若保守治疗无效、腹痛剧烈或发热不退,可考虑手术,但有流产、早产风险。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胎儿发育及肌瘤状况。处理需综合考量,以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23

胎心率162是什么情况该如何处理

胎心率162可能由胎儿活动、孕妇情绪波动、发热、贫血、胎儿宫内窘迫等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孕妇用药、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所致。治疗方法包括适当休息、调整情绪、治疗疾病、吸氧等。针对不同原因有具体应对措施,如胎儿活动可适当休息复查。孕妇孕期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定期产检,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3

点阵激光去除凹疤会产生副作用吗

点阵激光去凹疤通过刺激皮肤自我修复改善外观,有一定效果且维持久,但也有副作用。治疗中可能疼痛,术后或出现红斑、水肿、色素沉着、感染等。疼痛程度因个人耐受而异,红斑、水肿可自行消退,色素沉着淡化时间不一,感染需及时就医。术后要注意清洁、防晒,饮食忌辛辣,避免用刺激性护肤品,以促进恢复。

名医问答 2025-03-23

怎样使子宫肌瘤缩小

让子宫肌瘤缩小可从三方面着手。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能抑制肌瘤生长,需遵医嘱用药;手术治疗,有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前者适用于有生育需求者,后者用于无生育需求、肌瘤严重者;日常调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维持内分泌稳定。患者应依自身情况选合适方案并坚持健康生活。

名医问答 2025-03-23

排卵期出血持续一年多是咋回事该咋办

排卵期出血一年多,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敏感、黄体功能不足、息肉肌瘤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等其他原因。治疗方法多样,激素波动可观察或补雌激素;内膜敏感可调整生活方式或用避孕药;黄体不足补孕激素;息肉小的观察或用药,大的手术;肌瘤可用药或手术。日常要注意清洁、心情、作息、饮食,定期妇检,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23

宫颈原位腺癌不切除子宫行不行

宫颈原位腺癌是否切除子宫需综合判断。有生育需求、病灶小、手术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的年轻患者,可考虑不切子宫,采取局部治疗;无生育需求、年龄大、病灶范围广或手术切缘有癌细胞残留者,通常建议切除子宫。判断因素包括生育需求、病灶大小、手术切缘、年龄及病灶范围等。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3-23

怀孕后体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怀孕后体温升高常见原因有孕激素水平升高、基础代谢率增加、黄体生成素水平上升、环境温度高和运动等,也可能由感染、甲亢等引起。针对不同原因有相应处理方法,如适当休息、调节室温、补充水分、物理降温等。若体温异常升高或伴有不适,要及时就医。孕妇平时应关注体温,保证睡眠、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名医问答 2025-03-23

眼睛周围能否用激光祛斑

眼睛周围通常可激光祛斑,但要综合多方面考量。常见斑点如雀斑、晒斑等对激光反应较好,黄褐斑激光治疗有复发风险。可选用调Q、皮秒等激光,医生会依情况选择。治疗时会采取戴护目镜等保护措施。能改善色斑,但效果和次数因人而异。可能有红肿、色素异常等风险。总体而言,选对激光、专业操作可改善问题,但要多次治疗并做好护理。

名医问答 2025-03-23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是什么情况该如何处理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子宫颈癌病理类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因,多个性伴侣等是危险因素。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有阴道流血、排液等表现。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等可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预防可接种疫苗、定期筛查和保持健康生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3-23

卵巢癌患者是否要切除子宫与卵巢

卵巢癌患者是否切除子宫和卵巢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与生育需求方面,有生育意愿的早期年轻患者可保留部分器官;癌症分期上,早期可能保留部分,晚期多切除子宫和双侧卵巢。切除能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医生会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患者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做出合理决策。

名医问答 2025-03-23

怀孕初期胸部胀痛是否存在阶段性

怀孕初期胸涨分阶段性,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乳腺组织增生等原因引起。常见治疗方法有热敷、按摩、选合适内衣等。如胸涨严重或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同原因有对应缓解方式,如激素变化可热敷按摩,乳腺组织增生可选合适内衣并运动等。此外,情绪、睡眠等也可能致胸涨,孕妇要注意选内衣、作息、饮食和心情调节。

名医问答 2025-03-23

平躺睡觉是否可减少法令纹

平躺睡觉通常有助于减少法令纹。一是能减轻皮肤挤压,避免侧卧或俯卧对皮肤的持续压力与摩擦,降低法令纹形成几率;二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为皮肤提供营养和氧气,维持弹性;三能维持面部肌肉平衡,减少因肌肉问题导致的法令纹加深。不过,其效果有限,法令纹还受表情习惯、皮肤衰老等因素影响,且过度平躺或影响睡眠,需结合自身选睡姿。

名医问答 2025-03-23

卵巢粘液腺癌是什么情况该如何应对

卵巢粘液腺癌是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早期或无症状,进展后会有腹部包块、腹胀等表现,晚期有消瘦乏力。诊断需依靠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依情况辅助化疗。预后受分期、病理分级等影响,早期规范治疗生存率较高,晚期较差。女性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早治至关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3-23

不太严重的疤痕修复难度大吗

不太严重的疤痕相对好修复,激光祛疤有多种效果,但因人而异。具体包括:分解色素颗粒淡化颜色,刺激胶原蛋白再生改善平整度,促使纤维组织软化减轻硬度,调节神经末梢缓解瘙痒。不过,激光祛疤也有不良反应,如皮肤红肿、疼痛等轻微反应数天可消,少数人有色素异常需数月恢复,治疗后要注意防晒护理,避免感染。

名医问答 2025-03-23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啥情况该咋处理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卵巢上皮性癌常见病理类型,病因与遗传、雌激素刺激等有关,有林奇综合征家族史者发病风险高。症状包括盆腔包块、腹痛、腹胀等,部分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常辅助化疗,部分患者可放疗。早期预后较好,晚期、病理分级高及有远处转移者预后差。患者要保持良好状态,定期复查,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名医问答 2025-03-2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