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一年多还没怀上该如何解决

备孕一年多一直没怀上,心里挺着急,也不知道咋回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备孕一年多未怀孕不必过于焦虑,可从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双方检查、接受专业治疗和保持良好心态几方面着手。生活上健康作息利于备孕;夫妻双方检查能明确原因;根据病因治疗可提高受孕几率;心态放松也有助于受孕。 1.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戒烟戒酒,适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为受孕创造良好身体条件。 2. 双方检查:夫妻双方都要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女性检查项目包括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输卵管造影等;男性主要进行精液常规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影响受孕的因素。 3. 接受专业治疗:若检查发现问题,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女性存在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促排卵;男性少弱精症可遵医嘱用生精片、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等治疗。 4. 保持良好心态:精神过度紧张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受孕。可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轻松愉悦心情,更利于受孕。 备孕一年多未怀孕是常见情况,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双方检查、专业治疗和保持良好心态,多数夫妻能成功受孕。若长时间仍未怀孕,要及时复诊,寻求进一步解决方案。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期女性阴部长肉疙瘩该如何处理

孕期女性阴部长肉疙瘩,需先明确原因再处理。原因可能是炎症刺激或尖锐湿疣等。日常要注意阴部卫生,勤换棉质内裤;避免搔抓、挤压疙瘩;若疙瘩持续变化或伴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用药需谨慎,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孕妇要关注自身状况,做好护理,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4

假孕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假孕现象通常由心理压力大、盼子心切、生活环境改变、内分泌失调、疾病影响等因素引发,也可能与过度节食、服药等有关。治疗上,可根据不同病因采取心理疏导、调整生活方式、药物调节内分泌等方法。出现假孕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生育,有助于预防假孕。

名医问答 2025-03-14

患子宫肌瘤后还能否怀孕

患有子宫肌瘤能否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肌瘤大小方面,小于5厘米影响小,较大者影响受孕及胎儿发育;位置上,浆膜下影响小,黏膜下和大的肌壁间肌瘤影响受孕;数量上,单个相对影响小,多发性影响大。此外,患者身体状况也有关联。怀孕后肌瘤可能增大,带来流产等风险。总体而言,条件好时怀孕几率大,备孕前应咨询医生评估,必要时先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4

怀孕初期吃了俩阿胶枣该咋办

怀孕初期吃了两个阿胶枣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阿胶枣可补血养颜、富含营养,但有活血作用,大量食用或增加流产风险,吃两个通常问题不大。食用后要留意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不适,若出现可能有流产风险,需尽快就医。此外,要按要求正常产检,了解胎儿发育情况。总体而言,不用过于担忧,留意身体反应并重视产检可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4

试纸能否检测出假孕

假孕一般用试纸不能检测出怀孕。假孕是未真正怀孕却有类似症状,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会因怀孕升高,而试纸靠检测该激素判断是否怀孕,所以通常呈阴性。不过,少数因疾病等影响激素水平时,可能出现假阳性。若对试纸结果有疑问,可去医院做血液或超声检查,以准确判断是否怀孕。

名医问答 2025-03-14

孕期流鼻涕咽痛该如何处理

怀孕期间流鼻涕咽痛,可先尝试自行缓解,严重时需及时就医。自行缓解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保证8小时睡眠,注意保暖;饮食调节,每天喝1500 - 2000毫升温开水,多吃蔬果,忌辛辣油腻;物理疗法,用淡盐水每天漱口3 - 4次。同时要密切观察症状,若持续不缓解、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保障母婴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14

叶酸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叶酸建议饭后吃。它是水溶性维生素,饭后吃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因叶酸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饭前吃可能致胃部不适。饭后胃肠道蠕动活跃、血液循环丰富,利于叶酸吸收进入血液;且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加,可使叶酸更好溶解,提高生物利用度。饭后吃叶酸能兼顾减少不适与促进吸收,故建议饭后服用。

名医问答 2025-03-14

怀孕吃了一只螃蟹后拉稀咋处理

怀孕吃螃蟹拉稀,可先自行缓解症状。调整饮食,停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清淡易消化食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保证充足休息。若拉稀严重、持续久或伴有腹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此外,需密切观察自身和胎儿状况并做好记录,确保母婴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14

卵巢纤维瘤患者能否怀孕

卵巢纤维瘤患者能否怀孕取决于肿瘤大小、位置、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有无并发症。直径 3 厘米以下的小纤维瘤、生长在不关键位置且不影响卵巢功能时,通常不影响怀孕;若纤维瘤较大、位置关键,影响排卵和激素分泌,或有扭转、破裂等并发症,会影响受孕且孕期风险高。因此,发现该病症应就医评估,必要时先治疗再怀孕。

名医问答 2025-03-14

怀孕六个月血小板水平很低该如何处理

怀孕六个月血小板低需重视。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可能是孕期生理变化,也可能源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日常可多吃红枣、花生等补血食物,促进血小板生成,同时要避免受伤,降低出血风险。若血小板过低影响母婴健康,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必要时提前分娩。总之,要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4

宫颈原位癌手术是否属于大手术

宫颈原位癌手术是否为大手术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手术方式、患者情况判断。锥切术手术范围小、创伤轻、恢复快,通常不算大手术;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大、恢复慢,属于大手术。若患者年龄大且有严重基础病,手术耐受性差、风险高,即使是锥切术也可能被视作大手术。总之,应综合考量,患者要和医生充分沟通。

名医问答 2025-03-14

怀孕四个月恶心没食欲该如何处理

怀孕四个月恶心不想吃饭可多方面调节。饮食上选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少食多餐;情绪上通过听音乐、散步放松,保持积极心态;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促进胃肠蠕动;还可轻柔按摩胃部促消化。若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排查疾病,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4

宫颈原位癌是否为癌前病变

宫颈原位癌一般属于早期癌症,而非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有潜在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如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未突破基底膜、无间质浸润,但已具癌细胞特征。癌前病变不一定发展成癌,而宫颈原位癌已是癌症早期。虽预后相对好,但仍需积极治疗,如手术切除,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也有益。

名医问答 2025-03-14

怀孕八个多月查出尿碘低咋处理

怀孕8个多月查出尿碘低,可从四方面应对。饮食上,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食物,食用加碘盐;定期复查尿碘和甲状腺功能,据此调整补碘方案;若饮食调整后仍未改善或甲状腺功能异常,遵医嘱使用碘剂并控制剂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心情舒畅。合理应对可改善尿碘低,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4

吃避孕药后出现深黑色流血原因是什么

吃避孕药后深黑色出血,原因多样且治疗方法有别。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撤退性出血、月经提前,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疾病所致。对应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调整剂量、用止血药、抗炎及手术等。此外,还可能由子宫内膜息肉等引起。日常要注意私处卫生、休息、饮食,严格按医嘱服药,出现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4

宫颈原位癌能否被治愈

宫颈原位癌通常可治愈。其病变局限于宫颈黏膜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无浸润转移,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如宫颈锥形切除术等可完整去除。及时规范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临床治愈,5年生存率高、复发风险低,术后定期复查可监测复发。不过仍不可大意,女性要重视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4

怀孕两个月吐血还脖子疼咋处理

怀孕2个月吐血且脖子疼需谨慎处理。首先要稳定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加重症状。应尽快就医,医生会通过多种检查明确病因。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吐血和脖子疼的具体情况,协助医生准确判断。日常护理方面,要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温和食物,还要保证充足休息。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4

吃完避孕药后小腹坠痛该如何处理

吃完避孕药后小腹坠痛,可先观察症状,轻微疼痛可通过适当方法缓解,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则需及时就医。具体措施包括留意疼痛程度和时间、保证充足休息、腹部热敷、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若疼痛剧烈、持续久或伴有发热等其他不适,应尽快就医。多数情况可缓解,严重时及时就诊,还要正确认识副作用并按说明服药。

名医问答 2025-03-14

患宫颈癌后能否怀孕

得了宫颈癌一般不建议怀孕,对母体和胎儿健康均有较大风险。孕期激素和免疫变化会加重病情、加速癌细胞扩散;怀孕限制治疗方法,医生需在母体治疗和胎儿安全间权衡;治疗手段会损害生育功能;治疗后怀孕复发风险也较高。女性有生育需求,应在患癌前规划,患病后先治疗,病情稳定经医生评估后再谨慎考虑怀孕。

名医问答 2025-03-14

怀孕脖子出现血点如何处理

怀孕时脖子有血点,可先自行观察特征,如大小、颜色、数量等,同时考虑常见原因,像孕期激素变化、皮肤过敏、外力挤压等。若血点情况不明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液系统疾病。日常要做好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与摩擦,且不可自行用药。总之,不必过度惊慌,依情况就医,遵循医嘱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