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是怎么样的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是怎么样的
陈微微
陈微微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带*的项目为建议项目,由筛查机构根据自身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提供。

绿色(低风险) 孕妇基本情况良好,未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n黄色(一般风险) 1. 基本情况 1.1 年龄≥35岁或≤18岁 1.2 BMI>25或<18.5 1.3 生殖道\n橙色(较高风险) 1. 基本情况: 1.1 年龄≥40岁 1.2 BMI≥28\n红色(高风险) 1.孕产期合并症 1.1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 1.1.1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50mmHg),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n紫色(孕妇患有传染性疾病) 所有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结核病、重症感染性肺炎、特殊病毒感染(H1N7、寨卡等)

绿色(低风险) 孕妇基本情况良好,未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n黄色(一般风险) 1. 基本情况 1.1 年龄≥35岁或≤18岁 1.2 BMI>25或<18.5 1.3 生殖道\n橙色(较高风险) 1. 基本情况: 1.1 年龄≥40岁 1.2 BMI≥28\n红色(高风险) 1.孕产期合并症 1.1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 1.1.1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50mmHg),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n紫色(孕妇患有传染性疾病) 所有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结核病、重症感染性肺炎、特殊病毒感染(H1N7、寨卡等)

项目 筛查阳性内容 1. 基本情况 1.1 周岁≥35或≤18岁 1.2 身高≤145cm,或对生育可能有影响的躯体残疾 1.3 体重指数(BMI)>25 或<18.5。 1.4 RH血型阴性 2. 异常妊娠及分娩史 2.1 生育间隔<18月或>5年 2.2 剖宫产史 2.3 不孕史 2.4 不良孕产史(各类流产≥3次、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出生缺陷、异位妊娠史、滋养细胞疾病史、既往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史) 2.5 本次妊娠异常情况(如多胎妊娠、辅助生殖妊娠等) 3. 妇产科疾病及手术史 3.1 生殖道畸形 3.2 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5cm 3.3 阴道及宫颈锥切手术史 3.4 宫/腹腔镜手术史 3.5 瘢痕子宫(如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子宫肌腺瘤挖除术后、子宫整形术后、宫角妊娠后、子宫穿孔史等) 3.6 附件恶性肿瘤手术史 4. 家族史 4.1 高血压家族史且孕妇目前血压≥140/90mmHg 4.2 糖尿病(直系亲属) 4.3 凝血因子缺乏 4.4 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高脂血症、血友病、地中海贫血 等) 5. 既往疾病及手术史 5.1 各种重要脏器疾病史 5.2 恶性肿瘤病史 5.3 其他特殊、重大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6. 辅助检查* 6.1 血红蛋白<110g/L 6.2 血小板计数 ≤100×109/L 6.3 梅毒筛查阳性 6.4 HIV筛查阳性 6.5 清洁中段尿常规异常(如蛋白、管型、红细胞、白细胞)持续两次以上。 6.6 尿糖阳性且空腹血糖异常(妊娠24周前≥7.0mmol/L;妊娠24周起≥5.1mmol/L) 6.7 血清铁蛋白<20μg/L 7. 需要关注的表现特征及病史 7.1 提示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7.1.1 心悸、胸闷、胸痛或背部牵涉痛、气促、夜间不能平卧 7.1.2 哮喘及哮喘史、咳嗽、咯血等 7.1.3 长期低热、消瘦、盗汗 7.1.4 心肺听诊异常; 7.1.5 高血压BP≥140/90mmHg 7.1.6 心脏病史、心衰史、心脏手术史7.1.7 胸廓畸形 7.2 提示消化系统疾病: 7.2.1 严重纳差、乏力、剧吐 7.2.2 上腹疼痛,肝脾肿大 7.2.3 皮肤巩膜黄染 7.2.4 便血 7.3 提示泌尿系统疾病: 7.3.1 眼睑浮肿、少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7.3.2 慢性肾炎、肾病史 7.4 提示血液系统疾病: 7.4.1 牙龈出血、鼻衄 7.4.2 出血不凝、全身多处瘀点瘀斑。 7.4.3 血小板减少、再障等血液病史 7.5 提示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 7.5.1 多饮、多尿、多食 7.5.2 烦渴、心悸、烦躁、多汗 7.5.3 明显关节酸痛、脸部蝶形或盘形红斑、不明原因高热 7.5.4 口干(无唾液)、眼干(眼内有磨擦异物感或无泪)等 7.6 提示性传播疾病: 7.6.1 外生殖器溃疡、赘生物或水泡。 7.6.2 阴道或尿道流脓 7.6.3 性病史 7.7 提示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7.7.1 言语交流困难、智力障碍、精神抑郁、精神躁狂 7.7.2 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7.7.3 癫痫史 这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孕产妇,两千风险评估表,大家可以给你情况进行评估一下自身的情况。7.7.4 不明原因晕厥史 7.8 其他 7.8.1 吸毒史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