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收费、串换收费、分解收费
关于静脉高营养治疗医保违规收费问题,综合相关搜索结果,主要存在以下违规情形:
一、重复收费
-
项目内涵界定错误
若单独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营养液时,仍按“静脉高营养治疗”收费,而未使用配置好的营养袋,则属于重复收费。
-
配套服务重复计费
例如在ICU患者输注静脉营养混合液时,同时收取静脉用药集中配置费,而根据医保规定,静脉高营养治疗已包含静脉用药配置。
二、串换收费
-
诊疗项目替换收费
-
肠内高营养治疗 :鼻饲营养不应按此项目收费,而应使用“鼻饲管置管”或“肠内营养支持”等正确编码。
-
静脉高营养治疗 :单独输注营养液时不得收费,需通过配置营养袋统一收取。
-
物理降温 :使用降温贴等物理降温措施时,不应按“特殊物理降温”收费。
-
-
服务内容扩大化收费
如将普通层流洁净病房床位串换为高级别洁净病房床位收费,或对未开展的检查(如无尿患者的尿常规)收取费用。
三、分解收费
-
项目拆分计费
-
静脉输液 :包含输液器、配药注射器等材料费,但部分医院会单独收取“静脉穿刺置管术”“动静脉置管护理”等费用。
-
吸痰护理 :与“机械辅助排痰”重复收费。
-
-
时长与内容不匹配
例如无创辅助通气按“小时”计费,但实际使用时长超过患者治疗总时长。
四、其他违规行为
-
高值耗材违规收费 :如无创辅助通气计价单位错误(应为“次”而非“小时”)。
-
药品滥用 :给不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开具高价药品(如替罗非班用于非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
五、整改建议
-
规范项目编码 :确保诊疗项目与收费项目严格对应,避免混淆。
-
加强内部审核 :建立定期自查机制,杜绝重复、串换、分解收费行为。
-
培训与教育 :提升医护人员对医保政策及收费规范的认识。
医保基金违规行为不仅损害患者利益,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建议患者就医时主动核对费用明细,发现异常及时向医保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