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属于城乡居民医保,但两者在制度设计、参保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说明如下:
-
制度整合关系
自2020年起,我国启动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合并工作,绝大多数地区已实现合并实施,统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从当前政策执行角度看,新农合已纳入居民医保体系。
-
参保对象差异
-
新农合 :原仅限农村户口居民参保。
-
居民医保 :覆盖范围更广,包括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无业人员等)。
-
-
缴费与待遇区别
-
新农合 :以“自愿参保、多方筹资”为原则,资金池规模较小,待遇相对基础(如乡镇卫生院报销为主)。
-
居民医保 :强制参保(单位和个人缴费),形成“个人账户+统筹账户”双轨体系,待遇水平更高(覆盖住院、门诊等多种医疗场景)。
-
-
历史与现行定位
新农合曾作为独立社保类型存在,但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其功能已逐步被居民医保替代。当前,新农合的参保人群已全部纳入居民医保体系,但制度设计仍保留部分差异。
总结 :新农合与居民医保在政策执行中已实现合并,但两者在参保对象、缴费方式及待遇上存在本质区别。建议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