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实施,新增91种药品,涵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关键领域,重点引入38种全球新创新药,并通过谈判平均降价63%,预计年度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聚焦临床需求,新增药品中90种为近5年新上市品种,其中38种是全球首次获批的创新药,显著提升了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的用药保障。目录内总计新增91种药品,包括26种肿瘤药(含4种罕见病)、15种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含2种罕见病)、13种罕见病药、7种抗感染药、11种中成药及21种其他类别药物,同时调出43种已淘汰或长期未生产的药品,总数扩至3159种。
谈判环节中共有11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89个成功纳入,成功率76%,平均降价63%,叠加谈判与医保报销政策后患者年均自付费用显著降低。针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若未能续约将设置6个月过渡期,保障患者用药连续性。慢性病、精神病及抗感染领域的新药通过竞价或谈判进入目录,进一步优化药品结构,例如治疗糖尿病的长效制剂与抗感染新药均首次被纳入。
支付标准方面,谈判药品与竞价药品实行全国统一价格,若市场价格低于支付标准则按实报销,避免患者额外负担,同时各省可动态调整本地药品支付规则。为加速新药落地,要求医疗机构须在2025年2月底前完成药品进院调整,要求“双通道”药店通过电子处方系统流转处方,杜绝纸质处方滥用,并实施智能化监管严控欺诈骗保行为。
此次调整标志着中国医保药品目录进入动态升级新阶段,未来将继续完善创新药准入、罕见病用药保障及智能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化发展。患者可通过关注地方医保局通知及时查询新增药品信息,确保合理使用报销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