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套取现金是违法行为,常见套路包括伪造消费记录、勾结医疗机构虚开药品、虚假住院骗保以及利用医保电子凭证诈骗等,但需注意: 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于支付医疗费用或按政策划入金融账户,任何套现行为均违反《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并可能构成诈骗罪。
-
伪造消费记录套现
不法分子通过虚构购药或诊疗需求,在医院、药店虚构交易记录,将医保账户资金转为现金返还给持卡人,再低价转卖药品谋取差价。例如,深圳曾出现利用慢性病处方药批量套现的案件,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
勾结医疗机构虚开药品
部分医疗机构与持卡人合谋,开具不必要的检查单或药品,通过多刷医保账户金额后将资金套现。山东东营曾曝光药店员工以“代刷”名义收取10%至20%手续费,协助持卡人套现,最终药店被吊销资格。 -
虚假住院骗保
伪造住院病历、检查报告等材料向医保部门申请报销,部分案件中甚至联合医院工作人员虚构住院场景,骗取医保统筹基金后按比例分赃。这类行为因隐蔽性强、金额大,往往涉及刑事犯罪。 -
医保电子凭证诈骗
通过伪造二维码或盗刷他人医保电子凭证,利用远程扫码支付将账户资金套现为现金。一些街头“医保卡提现”小广告即以此为幌子,收取高额手续费(如40%),甚至直接盗刷账户资金。
法律后果警示
根据《刑法》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套现行为属诈骗公私财物,金额超万元可判刑三年以上,涉及多人作案或职业骗保可能面临更严厉惩罚。出借医保卡给他人套现也可能被认定为共犯。建议参保人切勿轻信“套现广告”,定期核查账户交易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向医保部门举报,共同维护基金安全。